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智慧就隱藏在古老的生態系統中,這套系統催生出全世界最好的喀什米爾羊絨。且看義大利精品品牌 Loro Piana 拍攝的紀錄片,如何述說中國與蒙古牧羊人的故事。

有句話說「天氣決定命運」(Weather is destiny),當我們拖著腳步橫越蒙古草原和沙漠,這句話即刻應驗。別看眼前廣袤的大地自然原始,懾人美景背後其實隱藏了嚴峻的氣候條件──夏季氣溫可以飆破40°C,一旦進入漫長的冬天卻又會墜入零下50°C。這裡雨下得不多、降雪也少,但是當在地人口中的「dzud」也就是暴風雪來襲,登時風雲變色。

蒙古幾百年來的游牧文化,就是在這樣的自然條件下形成。由於缺乏雨水,農耕受限,取而代之的是與四時更迭一同流轉游牧活動──夏天時牧人將牲口趕往涼爽的高地,入冬後又趕下山。這種山牧季移的方式讓牧草得以休養生息,而對於放羊人家來說,牧草能否生生不息尤其重要,因為羊群特別能吃,往往以摧枯拉朽之姿,把草連根拔起。

為了在蒙古的極端氣候下生存,在地山羊品種經過演化變得異常堅韌,不僅羊毛表層長了粗糙的羊麗絨阻擋烈日和雨水,還有質地柔軟的下層絨毛抵禦酷寒,而這層細緻的羊毛還有另一個名字──喀什米爾。喀什米爾羊絨自古即是高貴逸品,誠如字面所言,從前的羅馬帝王便是從橫跨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的喀什米爾地區,取得這種昂貴的羊絨纖維。時至今日,中國跟蒙古已是世界兩大喀什米爾羊絨生產地,義大利時尚品牌 Loro Piana 從1980年代起,便開始從蒙古和鄰近的內蒙古進口最高級的喀什米爾羊絨。

Tatler Asia

為了展現他們長久以來對於上等原料的堅持,以及對於在地牧羊社群跟土地的重視,Loro Piana 委託法國導演 Luc Jacquet 拍攝紀錄片三部曲,其中第一部就聚焦呈現喀什米爾羊絨。影片以《秘密根源》(Origin of a Secret)為題,將於本月假上海陸家嘴的 MIFA 1862藝術中心首映。除了私人放映外,也可以在 Loro Piana 網站和各大社群媒體上觀賞。

幾個月前,幾名記者受邀參觀 Jacquet 的拍攝過程,於是在某天下午,我發現自己來到一名內蒙古牧人位於騰格里沙漠的家。我們在一旁參觀導演和團隊拍攝牧人從羊的下腹梳理出喀什米爾絨毛,而身為事主的山羊顯然是在裝死。那天是喀什米爾主題拍攝工作的最後一日,長達一個月的計畫走訪各處,也經歷當地各種極端氣候,而我們這次獨家幕後訪問正好為拍攝工作畫下句點。

儘管可能有沙塵暴的耳語不斷,不過在宜人的五月天氣還是相對溫和,陽光為牧人的茅草屋頂鑲上金邊,讓導演 Jacquet 十分滿意。當天入夜後,拍攝團隊在基地升起營火慶祝,煙花襯著漆黑的沙漠背景一朵朵綻放,將殺青派對推向高潮,魔幻景緻猶如夢境,又像是顛倒過來的海市蜃樓。

Tatler Asia

大約24小時後我們回到北京,眼前灰濛濛的天空和參天高樓就像來到平行宇宙。我和 Jacquet 約在飯店訪談,他在2005年執導的紀錄片《企鵝寶貝:南極的旅程》(March of the Penguins)曾榮獲奧斯卡獎。身形高大的他性格溫和,談吐深思熟慮又不時吐出詼諧妙語。我問他拍攝動物的感覺怎麼樣,他打趣答道:「我搞不懂這些山羊,我發現牠們跟企鵝很像。」

乍聽之下幽默的言語包藏著多年來的心得,Jacquet 的意思是:山羊和企鵝一樣,大家對牠們的印象多是可愛、平凡,但其實牠們是非常特別的動物。「這些了不起的生物適應了世界上最嚴峻的氣候,」他說道,「我希望讓大家重新用欣賞大象或老虎的眼光看待牠們,我會說明牠們的特殊之處、如何靠著喀什米爾羊絨在險惡環境中生存下來,並且把牠們跟地形還有牧羊人之間的關係呈現在大眾眼前──沒有牧人山羊便無法生存,反之亦然。不過這些故事述說起來並不容易。」

Tatler Asia
蒙古與內蒙古的喀什米爾山羊,在可愛外表下還擁有無比的韌性。
Above 蒙古與內蒙古的喀什米爾山羊,在可愛外表下還擁有無比的韌性。

走進自然

琢磨怎麼說出這些故事是 Jacquet 的畢生職志。他的孩童時期幾乎都在近距離觀察自然──在法國鄉間、在祖父母的小農場裡。上大學後他決定研讀行為生態學,專門研究生物與極端環境間的交互作用。1992年,24歲的他在北極圈的科學監測站待了14個月,成為他人生的轉捩點。

他和監測站裡具備不同技術的專家一起工作,這些人並非都有科學背景,他發現自己可以協助他們,更加認識眼前觀察到的動物行為有什麼意涵。他說:「我發現我能帶領大家探索更多。」突然,「光是懂得科學已經不夠了,」於是 Jacquet 決定要成為導演。早年那股想要牽起人類與自然間情感連結的渴望,至今仍是他的動力。

他對於極端氣候的熱情同樣歷久彌新。除了肉體面臨挑戰外,艱困的環境也會讓人顯露真性情。「你必須做自己,無法假裝他人,」他說著,流露出一抹會心微笑,「我喜歡這樣。」

Tatler Asia
Jacquet用鏡頭捕捉蒙古嚴酷的極端氣候,希望帶領觀眾認識形成喀什米爾羊絨的生態環境。
Above Jacquet用鏡頭捕捉蒙古嚴酷的極端氣候,希望帶領觀眾認識形成喀什米爾羊絨的生態環境。

Jacquet 的投入與付出在這次 Loro Piana 喀什米爾專案計畫表露無遺。他一直夢想著前往蒙古,實際抵達後才發現,那裡獨特的地貌遠遠超乎想像。在沙漠裡,「光線瞬息萬變,分分秒秒都不一樣。那天空,那沙丘,在蒙古拍攝就像和光線玩遊戲」。

在內蒙古的阿拉善(Alashan),司機告訴他一處當地人稱作「怪石峽谷」(Canyon of Strange Rocks)的秘境。「我探查後立刻決定要拍攝那裡。說不出這股悸動從何而來,不過我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傾聽內心的聲音。」

我有幸在這趟旅程中造訪怪石峽谷,那兒迂迴歪曲的岩石確實奇特,感覺不若凡世,猶如史前時代、轉個彎就會撞見恐龍;或者身處異界星球。不過其實超現實石頭的背後有著再科學不過的解釋:岩石經過長時間風化而刻劃出的曲線,使造物的無形力量遺留下有形的蛛絲馬跡。當然,儘管這裡乍看十分古老,時間的腳步卻不曾停歇──猶如鬼魅般威脅現代世界的氣候變遷問題在這裡也能看見。根據聯合國紀錄,蒙古的年均溫在1940年到2014年間上升了2.1°C,相當於全球均溫的三倍。從前每十年才會遇到一次猛烈的暴風雪,現在也更加頻繁。

Tatler Asia

原因之一在於,當地在1990年代從原本的社會主義經濟逐漸向資本主義模式靠攏,牲口數膨脹導致過度放牧,自然環境變得更脆弱、更易遭受侵蝕。沙漠化現象日益嚴重,原本肥沃的土壤漸成沙塵,再也種不出植被。畜群擴大、牧草減少,意味牲口營養不良;若是喀什米爾山羊,則代表粗劣的羊毛纖維賣不到好價錢,有些牧人因此養更多羊,形成惡性循環。

2009年,Loro Piana 決定盡一己之力為恢復生態平衡而努力,他們相信這不僅是為了保障產品品質,更是企業的道德責任。於是 Loro Piana Method 優生計畫上路了,訴求減少羊隻數量,只飼養能夠生產高品質喀什米爾羊絨的優良品種。這項計畫能促進社會與生態永續,除了減輕土地的負荷,牧人也能以更小的羊群、過上更好的生活。

Loro Piana Method 計畫是與中國吉林農業大學、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WL1] 、義大利卡梅里諾大學(University of Camerino),以及義大利國家創新技術、能源與永續經濟發展局(Italian National Agency for New Technologies, Energy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合作推展,最先在阿拉善實行,後來擴及整個內蒙古地區。這項計畫賦予Loro Piana更多機會發展在地夥伴,也是第一次有外國公司獲准於中國領土從事喀什米爾羊絨研究,並教導關於本區喀什米爾山羊基因改良的訓練課程。

Tatler Asia

微妙平衡

喀什米爾羊絨與科學還有生態研究緊密連結,成了吸引 Jacquet 加入計畫的關鍵原因,他說:「我希望開啟一扇窗,將我們真正在談的喀什米爾羊絨議題,以有溫度的方式介紹給普羅大眾。」

那麼,究竟我們都在談哪些議題呢?來自喀什米爾羊羔身上最優良的羊絨為30公釐長、13.5微米粗;而成羊的絨毛則能達到38公釐長、不超過14微米粗。這些細微數字在在代表品質的差距。以頂級喀什米爾羊絨製成的單品,既柔軟、光滑又有光澤,輕如鴻毛卻十分保暖。這些美好質地都是特定氣候條件下的產物,一旦環境被迫承擔超過負荷的牲口數,品質就會大打折扣。真正萬中選一的喀什米爾羊絨,只能是洛陽紙貴的珍品。

對 Jacquet 而言,喀什米爾羊絨就是微妙平衡的產物。他長時間接觸的牧人讓他想起祖父母:「他們和自然之間也維持著精妙的關係,因為他們看天吃飯。」譬如,他們必須抓準割草的最佳時機好製成乾燥草料,因為若割得太早,天氣可能還不夠乾燥;太晚又會使牲口沒有足夠的糧草。

同樣的,牧人必須決定什麼時候為山羊梳絨、取得喀什米爾絨毛──過早則山羊恐怕沒有足夠的保護度過嚴冬;過晚則大部分的絨毛都已經脫落、飄落草原。「而且自然環境年年變化,只能依靠豐富的經驗和預測決定作業時機。這是一種平衡,而你必須時時站穩腳步。」

 

 

Tatler Asi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在沙漠化與氣候變遷的威脅下,這裡的生態或許已經失衡,不過人類尋尋覓覓自古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方式,仍能在遊牧社群中看見蛛絲馬跡,並且從他們的生活獲得啟發。太多太多看似奇特的傳統,原來都是面對嚴苛大地的不同回應方式。譬如在特別的場合,牧人會準備水煮全羊,並且刮下尾巴上的脂肪招待上賓,那滴滴流淌的油其實是祝福,為賓客提供多一層保護抵禦寒冷與強風。

蒙古人熱情好客的另一面,也反映了遊牧民族深知人類絕無可能在原野和大漠裡獨活,他們向陌生人伸出援手,因為未來自己也可能需要幫助。正在為我們料理水煮羊大餐的牧人乾脆地說:「多個朋友就多條退路。」

說到底,如果是天氣決定命運,那麼文化就彰顯了韌性,把人類過往的經驗化作故事、傳統和慣例,鋪墊成一條條生存的道路──相當於人類文化裡的頂級羊絨。

Tatler Asia
OLYMPUS DIGITAL CAMERA

Loro Piana 在2015年頒發第一屆年度最佳羊絨大獎(Cashmere of the Year Award),來自內蒙古與中國其他地區的牧羊人交出自家羊絨纖維,在品質、長度和性能等方面相互較勁。這個獎項有助品牌和牧人間建立堅固情誼,獲勝者還能抱回獎金並出席頒獎典禮。參賽的羊絨會送進實驗室進行嚴謹的分析,同時藉此蒐集有用的數據。譬如參加了 Loro Piana Method 計畫的牧人送來的羊絨,在品質上便大幅提升。這些數據也讓 Loro Piana 得以掌握不同地區的喀什米爾羊絨有什麼種類和品質差異。

Tatler Asia

Loro Piana 率先採用「羊羔羊絨」(baby cashmere),也就是從小羊身上採集下來的絨毛,每隻羊一生只會生成一次,大約是在六個月大的時候。每隻小羊身上可用的羊羔羊絨大概只有30克,遠少於成年羊隻。Loro Piana 花了十年才成功說服中國配種商將羊羔羊絨分離出來,而非與其他成羊的羊絨混在一起。這也凸顯 Loro Piana 對於研發高品質織品的堅持。

Credits

編譯  

Winni Lin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