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聿銘。圖片來源:The Architect's Newspaper(I.M. Pei in 2017 (Courtesy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Cover 貝聿銘。圖片來源:The Architect's Newspaper(I.M. Pei in 2017 (Courtesy Pei Cobb Freed & Partners)

華裔美籍建築師貝聿銘(I. M. Pei)於2019年5月15日辭世,享嵩壽102歲。他曾獲有建築界諾貝爾獎美譽的普利茲克獎,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最後大師」,羅浮宮金字塔是他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作品之一。

當年在羅浮宮金字塔建造初期,因貝聿銘的極簡風格與充滿古典氣息的羅浮宮建築格格不入,引起不少爭議,而如今羅浮宮金字塔豎立30年,已經成為巴黎著名地標之一,而他一向堅持的「讓光線來做設計」理念,讓原本羅浮宮的古典面貌增添了前衛風格。除了羅浮宮金字塔,貝聿銘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經典之作,香港地標中銀大廈、蘇州美術館、日本美秀美術館、美國華府國家藝廊東廂、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澳門科學館、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搖滾音樂名人堂、美國華盛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美國大使館等。在台灣,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也是貝聿銘留給台灣的作品。

貝聿銘的名言:「讓光線來做設計」

貝聿銘曾說:「建築是對陽光下的各種體量的精確的、正確的和卓越的處理。」

1983年,貝聿銘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建構出空間裡的現代詩意境界,他的作品以公共建築、及文教建築為主,在世界各地都留下許多美術館、博物館、教堂等經典地標。

Above 貝聿銘之子貝禮中(Chien Chung Pei)於2017年AIANational採訪時談到貝聿銘設計羅浮宮金字塔時的看法

貝聿銘經典建築作品回顧

Tatler Asia
羅浮宮金字塔Louvre Pyramid。圖片來源:Architectural Digest
Above 羅浮宮金字塔Louvre Pyramid。圖片來源:Architectural Digest
Tatler Asia
澳門澳門科學館Macau Science Center 。圖片來源:Wikipedia
Above 澳門澳門科學館Macau Science Center 。圖片來源:Wikipedia
Tatler Asia
日本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圖片來源:MIHO MUSEUM
Above 日本美秀美術館MIHO MUSEUM。圖片來源:MIHO MUSEUM
Tatler Asia
蘇州博物館Suzhou Museum 。圖片來源:NONAGON.style
Above 蘇州博物館Suzhou Museum 。圖片來源:NONAGON.style
Tatler Asia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圖片來源:travel.taichung.gov.tw
Above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Luce Memorial Chapel。圖片來源:travel.taichung.gov.tw
Tatler Asia
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Islamic Art。圖片來源:toluca editions
Above 卡達杜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Islamic Art。圖片來源:toluca editions
Above 位於卡達(Qatar)首都杜哈(Doha)的「伊斯蘭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Islamic Art in Doha)是貝聿銘的最後一件文化建築作品,這座得到卡達統治家族 Al-Thani 授權的作品於2008年11月22日開幕,落成時貝聿銘已經高齡91歲。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