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後,城市空間和人類生活將化為何種面貌?這正是忠泰集團30週年、集團總部暨忠泰美術館落成之際推出的首展「HOME2025:想家計畫」的核心議題。忠泰集團副董事長、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李彥良集結多組建築團隊和在地產業,投射出未來的居住想像,體現城市未來的無限可能。

Lee.jpg

李彥良。(攝影 ╱魏品禾)

靜蟄在建國北路高架橋下、市民大道路口上的忠泰集團和美術館基地,經歷多年籌備建設,近期終於公諸於世。車水馬龍之中,兩棟造型簡約的建築周邊圍繞著寬闊的空地,成排綠樹迎風招展。國際知名藝術家Julian Opie的黑白錄像投影以簡潔的線條勾勒路人剪影,呼應周遭流動的人群,高懸在一側騎樓挑高天花板的巨型裝置《琉璃雲》則來自於國際嶄露頭角的建築師雙人組Oyler Wu Collaborative,以精密電腦運算製成的300多個等面積三角形,密合拼接成充滿未來感的巨型吊飾,令人驚歎。

優質的建築、著眼自然和環境、藝術層面的提升,這些都是這塊園區清楚體現的品質,也反映了忠泰集團和美術館對城市生活的美好構想。「台北是一座小而美的城市,過去因爲工商業發展的需求,產生大量同質性的建築,加上土地權分散,於是都市更新的速度緩慢。但對美學的意識和水平如今大大提升,不乏建築師和開發商積極推出好的建設,程度足以媲美國際。」李彥良說。

以建設為本業的忠泰在形塑城市面貌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而集團總部的園區正宣告了即使在地緣位置欠佳的地點,仍可能打造出優質合宜的建築與空間,並和環境、人群創造更多連結與互動。「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建設,帶動台北的設計師和開發商一起為都市帶來更多可能性。整體上我很有信心,覺得未來會更好。」李彥良表示。

在以建築本體宣告一種城市設計的可能之外,屆滿30週年的忠泰集團並以「HOME2025:想家計畫」展覽為其美術館揭開序幕。相對於回顧過往,這場展覽卻放眼未來,集結多組建築團隊和本地產業,共同演繹未來的「家」的可能。「我們不想將時間框架設在今天、明天,因為這已經很容易掌握。這場展覽是要探索和想像未來,而且這個未來是需要更多努力和合作才能達到的。」李彥良如此說明。於是他們將展覽概念定位在十年之後,耗費兩年、集合相關領域專業人士共同推出各種「家」的未來想像,包括能使空間功能更多元化的軟水泥、廖偉立與謝英俊設計的輕鋼構建築提案,後者讓人看到可以用更有機並符合當下需求的方式來改變城市,而不一定要完全拆除舊建築。李彥良說:「這是高難度的展覽,結合設計者和技術產業,指涉到未來居住的各種可能。」而這些展覽提案儘管有的看似不可思議,卻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化為真實,貼切呼應了忠泰集團的名言:For a better tomorrow。 (攝影╱魏品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