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懷抱綠色信仰。

「從沙龍到聯合國」,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MIT妝髮品牌O'right歐萊德在董事長葛望平的帶領下所走向的路。在近期出版的《從沙龍到聯合國》一書中,更可以看見他如何一步步創建這個品牌的綠色模式,強而有力地站上國際舞台。(採訪撰文/Catty Huang)

歐萊德在2002年創立之初,本是以代理國外髮妝品起家,到了2006年,才因董事長葛望平的起心動念,以「綠色、永續、創新」為核心進行品牌再造,這一走就是15個年頭。從研發出第一瓶不含八種高風險化學物質的洗髮精,到打造綠色供應鏈、綠建築辦公室、廠房以及實驗室,期間獲獎無數,葛望平更曾受邀至COP25聯合國氣候峰會演講,屢屢讓世人透過歐萊德看見台灣,為台灣中小企業立下綠色典範。

問起開啟並堅持這份永續企業的初衷,「我從小就很愛漂亮,長大後覺得很多事情應該跟美結合在一起。」葛望平解釋,「例如健康,我覺得美要美得健康,人如果不健康,美就好像失去了一個角。」而人是否健康,又涉及小至個人,大至社會、環境。於是,他的事業將這些因素都考慮進去,「我不只是做一間髮妝品公司,而是期待做一個對社會、地球、人類都好的品牌。」

「我其實不是聰明絕頂才創業,我是傻傻的。」在帶著苦笑的自嘲後,他話鋒一轉,「但記得『方向要看好』!要往後看,你做的事情要對20、30年後有幫助,要看得遠、看得高。」雖然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看得準」,葛望平當初依然帶著問號往前衝,將自己的創新想法與遭遇的困境,都當作是公司成長的動力。

即便歐萊德現在僅是規模兩三百人的中小企業,影響力卻超乎想像,這點也呼應了《從沙龍到聯合國》書中提到的「做『好企業』比『大企業』優先」,葛望平進一步補充,事實上兩者並不衝突,一旦做「好」了之後,就會適當地「大」。他奉行的思維並不難理解,但能堅持下去的卻是少數,這也是歐萊德能脫穎而出的重要關鍵。

在永續這條路上,葛望平不孤軍奮戰,期望能夠與眾人前行,不僅自己做,還帶著合作供應商一同開發對地球友善的產品,甚至被當案例寫進國高中教科書,從上至下落實環境教育,「很多人會用金額、數字、市場規模來評斷一間公司的大小,可是我們有『綠色影響力』。」他也希望能鼓勵其他尚未踏上綠色永續道路的傳統產業,以及想要創業的年輕人,都能夠更勇敢一點。

延伸閱讀歐萊德綠色髮妝品牌董事長葛望平:「環保是一種選擇,唯有尊重大自然才能讓環境永續。」

Tatler Asia
Above 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認為環保是選擇做法的問題。

一路聊創業、永續事業,葛望平話語中始終滿懷熱情、不畏懼突破創新,令人好奇的是,他是如何引領員工理解、認同這股熱忱呢?「不要放過每個接觸點!」他說明,除了透過溝通,給予員工的體驗也很重要,包括公司舉辦的活動、空間設計,建築的一磚一瓦,吃什麼、喝什麼?在日常接觸的事情都盡量跟「綠色模式」有關,在環境之中耳濡目染,把它變成一種態度。

甚至,他回到家中也同樣貫徹理念,主導住家社區的資源回收場重建,提升回收率,還爭取利用廚餘回收作堆肥,是桃園少數的模範社區;家中的三台汽車目前也都是電動車。「環保不是苦行僧,時尚、藝術、文化、科學都不需要捨棄,是選擇做法的問題。」葛望平相信,應用科技解決環境問題,便能跟大自然共存共榮、取得平衡。

也因此,歐萊德善用自有的研發、實驗團隊,將觸角伸至不同領域,「我想要改變存在已久、應該改變卻還沒改變的事情,就算賣不好也沒關係。」像是可以安心使用於肌膚的防蚊乳液,以及不含有石化成分、不會破壞自然生態的牙膏等,在推出後都受到國內外市場不小的關注。

那麼接下來還想改變什麼?葛望平笑著說,目前還不能透露,但預告新作品將會翻轉整個美妝產業,「我們對美、健康、時尚有自己的定義,希望理性的美、感性的美都該兼具。」

從起初的髮妝,到Home系列、把製作材料從化學品變成農產品,一步一步走入大眾生活,葛望平想的都是讓人變得更健康、更美好,訪談的最後,他甚至為這個綠色企業的未來樣貌寫下伏筆,「你哪天喝到歐萊德咖啡、吃到歐萊德的蔬菜,或是住到歐萊德綠建築也不要覺得奇怪。」

延伸閱讀新加坡最美環保建築!Wow Architects 兩位創辦人帶逛自家美宅,維繫生態不遺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