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百大人物名單出爐!投身慈善、社會工益,打造更好的明天

儘管2021年的專題將聚焦於時尚、文化與品味,但我們先將目光放回 Tatler 群體所關注的核心議題——慈善事業。以下為你介紹100位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他們都在今年引領眾人做出正向的改變。
張淑芬 Sophie Chang
職業: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
地區:台灣
藝術家張淑芬為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推廣婦女及孩童權利、教育、環境保護及企業社會責任。
蔡秉燚 Peter Tsai
職業:發明家暨田納西大學退休教授
地區:台灣
蔡秉燚是N95口罩中的過濾技術發明者,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幫助加速開發醫務人員可重複使用的口罩,因而從退休生活中復出。
祁家威 Chi Chia-wei
職業:公民權利運動者
地區:台灣
祁家威為一名公民權利運動者,在2019年成功推動同性婚姻合法化運動。
賴芳玉 Tina Lai
職業:律師及女性權利運動者
地區:台灣
賴芳玉律師主張女性權利,主要投入於家暴或性暴力與兒少相關案件。
李永豐 Lee Yung-feng
職業: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地區:台灣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創辦人李永豐,為偏鄉孩童提供免費的劇場表演。
林以涵 Sunny Yi-han Lin
職業:社企流創辦人
地區:台灣
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提供關於社會創新、企業家及商業相關資訊。
延伸閱讀:【2020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社企流林以涵:社會企業的精神、內含社會創新的元素,是會去影響一般企業、非營利組織、民眾或是政府
劉安婷 An-ting Liu
職業:為台灣而教創辦人
地區:台灣
劉安婷創辦為台灣而教,招募教師到偏鄉社區服務。
陸學森 Horace Luke
職業:Gogoro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地區:台灣
Gogoro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陸學森,打造擁抱綠能科技的電動機車。
童子賢 Tzu-hsien Tung
職業:華碩集團共同創辦人暨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地區:台灣
葉丙成 Benson Ping-Cheng Yeh
職業:國立台灣大學教授及幫你優創辦人
地區:台灣
台大教授葉丙成是台灣翻轉教育先鋒,並創辦了教育科技公司幫你優(BoniO)及實驗教育機構無界塾。
楊聖武 Danny Yeung
職業:Prenetics共同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
地區:香港
楊聖武為基因檢測公司 Prenetics 的共同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其推出的新冠病毒快篩檢測對重啟旅遊與生活日常有著關鍵性的影響。
鄭志剛 Adrian Cheng
職業: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副主席暨行政總裁、藝術文化零售商業K11集團創辦人
地區:香港
鄭志剛為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副主席暨行政總裁,同時也是藝術文化零售商業K11集團的創辦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生產並捐贈數以萬計高質量且平價的口罩。他也率領歷史建築皇都戲院的重建計畫,欲將其打造為香港文化綠洲。
Jill Robinson
職業:亞洲動物基金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
地區:香港
亞洲動物基金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Jill Robinson,致力對抗活熊取膽行為及提升亞洲動物生活福祉。
Alia Eyres
職業:香港慈善機構母親的選擇首席執行長
地區:香港
香港慈善機構母親的選擇首席執行長Eyres提供懷孕少女及無依孩童支援。
楊大偉 David Yeung
職業:Green Monday與Green Common創辦人
地區:香港
植物性飲食先驅楊大偉是社會企業Green Monday集團創辦人,讓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取得全素及素食食品。
John Wood
職業:Room to Read創辦人
地區:香港
Room to Read創辦人John Wood致力提升孩童識字能力及受教權上的性別平等。
譚穎茜 Jessica Tam
職業:社會企業商務中心業務發展經理
地區:香港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匯豐社會企業商務中心業務發展經理譚穎茜,推動社會變革並透過募資基金倡導社會創新。
David Begbie
職業:國際十字路會共同創辦人
地區:香港
國際十字路會總監David Begbie,提供正在經歷貧困的弱勢個人及家庭人道主義援助及救濟。
余偉業 Ricky Yu
職業:要有光創辦人
地區:香港
香港首個社會房屋企業。要有光創辦人暨行政總裁余偉業,致力透過社會房屋計畫改善都市住宅問題。
Christina Dean
職業:Redress及The R Collective創辦人
地區:香港
香港非政府組織Redress及服裝品牌The R Collective創辦人Christina Dean致力於減少時尚產業的資源浪費,並利用奢侈品牌的廢棄材料重新製造成環境友善衣物。
延伸閱讀:【2020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環保永續時尚先鋒Christina Dean:「如果我們夠聰明的話,我們可以讓時尚成為一股正義的力量。」
Dipa Swaminathan
職業:It’s Raining Raincoats創辦人
地區:新加坡
It’s Raining Raincoats創辦人Swaminathan透過伸張法律權益、提供補給包等方式幫助移民勞工,並輔助他們融入當地社群。
李瑞玲、林月金與林淑嫻 Lee Swee Lin, Kim Lin, Suzanne Ling
職業:PichaEats創辦人
地區:馬來西亞
餐點外送新創公司PichaEats創辦人李瑞玲、林月金與林淑嫻透過訓練難民成為廚師,幫助他們經濟獨立。
王燦發 Wang Canfa
職業:環境律師暨汙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主任
地區:中國
王燦發教授成立汙染受害者法律幫助中心,讓破壞環境的企業承擔法律制裁。
Myla Villanueva
職業:MDI集團董事長
地區:菲律賓
MDI集團董事長Villanueva,領導菲律賓教區負責任投票理事會,訴求公平公開的透明化選舉。
Isabel and Melati Wijsen
職業:Bye Bye Plastic Bags創辦人
地區:印尼
Isabel 與 Melati共同創辦Bye Bye Plastic Bags,引領印尼大眾拒用塑膠袋。她們成功遊說峇厘島地方政府禁用一次性使用塑膠製品,並創立Youthtopia——一個連結全球青年改變者的平台。
延伸閱讀:【2020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向塑膠袋說掰掰!峇里島姐妹Isabel & Melati Wijsen以環保影響世界
伊藤詩織 Shiori Ito
職業:自由記者與影像工作者
地區:日本
伊藤是一名記者及影像工作者,在一個指標性的性侵民事訴訟案中勝訴,她對一名與前任日本總理安倍晉三有密切關係的記者提出指控,成為日本#MeToo運動的關鍵人物。
郭瑞溫 Ko Swe Win
職業:《Myanmar Now》主編
地區:緬甸
《Myanmar Now》主編郭瑞溫,提供人權及社會正義相關議題的批判性深度報導。
Mechai Viravaidya
職業:人口與社群發展協會創辦人
地區:泰國
人口與社群發展協會創辦人Viravaidya,因推廣家庭生育計畫及提倡安全性行為措施,以「保險套先生」之名為人所知。
延伸閱讀:【2020亞洲最具影響力人物】Mechai Viravaidya組織泰國愛滋病預防計畫、消弭貧窮及幫助農村學童接受教育
Suwanna Gauntlett
職業:野生動物聯盟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
地區:柬埔寨
身為野生動物聯盟的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Guantlett為雨林生態及野生動物保育奮戰。
Melita Hunter
職業:頌莎基金會共同創辦人
地區:柬埔寨
頌莎基金會共同創辦人Hunter,致力保護高龍島及附近海域生物棲地與海洋生態。
孫強 Chang Sun
職業:黑土地集團創辦人
地區:中國
孫強,黑土地集團創辦人,推動現代化農業經濟,藉由土地鞏固及規模化營運提升生產力。
陳一丹 Charles Chen Yidan
職業:騰訊集團共同創辦人
地區:中國
陳一丹為騰訊集團共同創辦人之一,其成立的一丹獎基金會設置全球最大規模的教育獎金,提供教育革新者及先鋒們認可與支持。
郭建梅 Guo Jianmei
職業:律師、作家及人權活動者
地區:中國
郭建梅作為一名律師、作家及人權活動者,在中國提供數以千計弱勢女性免費的法律援助及諮詢。身為女性權力推動的先鋒,讓她在2019年榮獲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The Right Livelihood Award)。
韓紅 Han Hong
職業:歌手暨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創辦人
地區:中國
歌手韓紅為韓紅愛心慈善基金會創辦人,專注於中國境內的救援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基金會發起募資倡議,資助並貢獻醫療資源予對抗病毒的團隊。
郝景芳 Hao Jingfang
職業:獲獎科幻作家暨童行學院創辦人
地區:中國
郝景芳是一名獲獎科幻作家同時也是童行學院創辦人,致力提供貧困孩童教育資源。
胡舒立 Hu Shuli
職業:財新傳媒集團創辦人暨發行人
地區:中國
胡舒立,財新傳媒與《財經》雜誌創辦人及發行人,透過發表爆炸性報導揭露企業舞弊或政府腐敗來捍衛新聞誠信,曝光包括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不法交易程序及2003年中國政府對SARS疫情的隱匿。
李治中 Li Zhizhong
職業:科普作家暨向日葵兒童共同創辦人
地區:中國
李治中是一名科普作家,以筆名菠蘿撰寫大眾可取得的文本資料,幫助破除癌症相關迷思。他同時也是向日葵兒童的共同創辦人,提供父母關於兒童癌症治療的可靠資訊。
馬雲與馬化騰 Jack Ma, Pony Ma
職業:馬雲為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化騰為騰訊集團創辦人、董事長及首席執行長
地區:中國
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騰訊集團創辦人、董事長及首席執行長馬化騰共同為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的核心人物,此基金會致力保育自然生態環境。
子雯 May Mei
職業:為藍低碳發展促進中心創辦人
地區:中國
子雯女士是為藍低碳發展促進中心的創辦人,透過推動永續生活方式從而喚起長期的環境改變。
曹鵬 Cao Peng
職業:上海天使知音沙龍指揮暨創辦人
地區:中國
指揮家曹鵬成立上海天使知音沙龍,提供自閉兒童免費音樂教育。
秦玥飛 Qin Yuefei
職業:黑土麥田公益創辦人
地區:中國
黑土麥田公益聯合發起人秦玥飛,透過招募頂尖大學畢業生投身偏鄉村落工作,改善貧困問題、推動偏鄉開發和社會創業精神。
杜聰 Chung To
職業:前投資銀行家與智行基金會主席暨共同創辦人
地區:中國
前投資銀行家杜聰,現為智行基金會主席暨共同創辦人,提供愛滋病孤兒教育與照護。
王久良 Wang Jiuliang
職業:導演
地區:中國
導演王久良以紀錄片《垃圾圍城》(Beijing Besieged by Waste, 2011)、《塑料王國》(Plastic China, 2016),紀錄下中國非永續的廢料處理方式。他的作品促使中國政府投資一百億人民幣整治廢料處理相關規範。
吳遠港與吳遠溪 Wu Yuangang and Wu Yanxi
職業:吳遠港為漢京集團董事長、吳遠溪為綠海城集團董事長
地區:中國
姚莉 Yao Li
職業:百年職校創辦人
地區:中國
姚莉為百年職校的創辦人,百年職校是北京第一所私立免學費的職業學校,提供貧困青年及移民孩童教育機會。
姚明 Yao Ming
職業:籃球選手及姚基金創辦人
地區:中國
籃球選手及姚基金創辦人姚明,提供美國及中國的孩童教育機會。
袁征 Eric Yuan
職業:Zoom創辦人及首席執行長
地區:中國
袁征為Zoom的創辦人及首席執行長,在學校因疫情影響關閉的今年,提供從幼兒園到12年級學生免費的視訊會議工具以持續他們的學習。
鍾南山 Zhong Nanshan
職業:胸腔內科醫師、領導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專家小組
地區:中國
鍾南山為2013年SARS疫情期間的領導肺科醫療權威,現在帶領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專家小組研究新型冠狀病毒。他也在今年榮獲中國國家榮譽制度中最高層級的共和國勳章。
Aparna Hegde
職業:泌尿婦科醫師、Armman創辦人暨管理受託人
地區:印度
Hedge是一名泌尿婦科醫生,同時也是印度非營利組織Armman的創辦人暨管理受託人,她利用科技增加懷孕婦女、母親及孩童的就醫機會。
Azim H Premji
職業:威普羅公司創辦人暨董事長、Azim Premj基金會創辦人
地區:印度
Premji為威普羅公司創辦人暨董事長和Azim Premj基金會創辦人,他捐出76億美金予以教育為中心的該基金會。
Urvashi Sahni
職業:女權活動者及Study Hall教育基金會首席執行長暨創辦人
地區:印度
Sahni作為一名女權活動者,是Study Hall教育基金會首席執行長暨創辦人,提供女性、殘疾孩童與偏鄉孩童等弱勢團體所需的教育系統。
Ratan Tata
職業:塔塔信託基金董事長
地區:印度
塔塔信託基金董事長Tata,透過提供弱勢團體贈款來減輕貧困。
Raffi Ahmad與Nagita Slavina
職業:藝人
地區:印尼
藝人夫妻Ahmad與Slavina,募款捐贈醫療器材及生活必須品,幫助在新冠肺炎期間失業人口。
Veronica Colondam
職業:YCAB基金會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
地區:印尼
YCAB基金會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Colondam,透過教育及經濟管道改善弱勢青年的生活福祉。
Rili Djohani
職業:Coral Triangle Centre創辦人暨執行董事
地區:印尼
Coral Triangle Centre創辦人暨執行董事Djohani與地方團體及政府密切合作,透過推廣永續生活方式來保育珊瑚生態。
Hendrika Mayora Victoria Kelan
職業:印尼首位公開跨性別身分的公職人員
地區:印尼
作為印尼首位公開跨性別身分的公職人員,Kelan為跨性別族群權利奮鬥,希望透過制定更具包容性的政策,賦權跨性別族群。
Nadiem Makarim
職業:Go-Jek創辦人
地區:印尼
數位支付平台Go-Jek創辦人Makarim,現為印尼教育及文化部長,放棄他在新創產業的職涯並投身於公眾服務。
Butet Manurung
職業:Sokola Rimba共同創辦人
地區:印尼
Manurung為Sokola Rimba共同創辦人,Sokola Rimba專為印尼原住民族群設計另類教育體系,教導他們現代讀寫能力,幫助他們順利融入社會並且不忘自己的根源。
Tommy Tjiptadjaja
職業:Greenhope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
地區:印尼
Tjiptadjaja是Greenhope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Greenhope是一家綠色能源科技公司,專門生產可生物分解的塑膠製品,該公司透過與地方及國家政府密切合作減少塑膠消耗量。
Yenny Wahid
職業:瓦希德研究所所長
地區:印尼
Wahid為伊斯蘭研究中心瓦希德研究所所長,該研究所由她的父親、印尼前總統Abdurrahman Wahid創立。Wahid致力提升貧窮人口生活福祉,並促進穆斯林與其他宗教信眾間的互相理解。
Tomy Winata
職業:Artha Graha Peduli Foundation及Tambling Wildlife Nature Conservation創辦人
地區:印尼
Winata身為Artha Graha Peduli Foundation及Tambling Wildlife Nature Conservation的創辦人,提供印尼弱勢團體人道救援,並經營保護瀕危動物蘇門答臘虎的救援中心。
工藤奈奈子 Nanako Kudo
職業:Social Impact Investment Foundation常務董事
地區:日本
工藤是Social Impact Investment Foundation常務董事,支持永續開發。她成功說服日本政府於內閣建立專屬部門促進影響力投資。
Syed Mokhtar Albukhary
職業:Albukhary基金會創辦人
地區:馬來西亞
Albukhary為其同名基金會的創辦人,致力於社區發展與文化資產保護。該基金會捐贈價值逾1500萬馬來幣的醫療器材幫助醫療團體對抗新冠肺炎。
Nisha Ayub
職業:跨性別權利活動者及Seed Foundation和Justice for Sisters共同創辦人
地區:馬來西亞
Ayub是一名跨性別權利活動者,同時也是Seed Foundation和Justice for Sisters的共同創辦人,致力於廢除歧視跨性別族群的相關法律。
Syed Azmi
職業:兒童權利活動者及PuakPayong共同創辦者
地區:馬來西亞
兒童權利活動者Azmi為PuakPayong共同創辦者,提供孩童、問題青年與未婚孕婦庇護環境。
謝富年 Jeffrey Cheah
職業:雙威集團主席暨創辦人及謝富年基金會創辦人
地區:馬來西亞
雙威集團主席暨創辦人、同名基金會創辦人謝富年頒發獎學金給殘疾學生。為回應新冠肺炎疫情,謝富年捐款3,400萬馬來幣,並提供免費的新冠肺炎篩檢。
Munirah Hamid
職業:Pertiwi Soup Kitchen創辦人
地區:馬來西亞
Pertiwi Soup Kitchen創辦人Hamid提供吉隆坡遊民糧食援助。
李金龍 Lee Kim Yew
職業:綠野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
地區:馬來西亞
綠野集團創辦人暨董事長李金龍透過倡議組織Bantu-Bantu Malaysia提供人道救援以抵禦新冠肺炎疫情。
John-Son Oei
職業:Epic Collective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
地區:馬來西亞
Oei是Epic Collective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推廣合作社會影響倡議。Epic Collective的里程碑-Epic Homes,為馬來半島原住民家庭(Orang Asli)提供援助,幫助他們建設房屋並協助取得更具價值的工作。
Samsui Said
職業:攝影記者
地區:馬來西亞
Said是一名攝影記者,透過其作品突顯邊緣化族群,提升對其偏見與歧視的社會意識及關注。
楊肅斌 Francis Yeoh
職業:楊忠禮集團及楊忠禮基金會執行董事長
地區:馬來西亞
楊肅斌為楊忠禮集團及楊忠禮基金會的執行董事長,力推活用科技於教育之中。今年集團發布Learn From Home服務,提供所有公立學校學生免費的線上資源及行動數據。
Nirvana Chaudhary
職業:喬杜里集團及喬杜里基金會執行董事
地區:尼泊爾
喬杜里集團及喬杜里基金會執行董事Chaudhary,強化社區凝聚並改善生計。該組織關注教育、經濟賦權及健康議題。
Kalsoom Lakhani
職業:Invest2Innovate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
地區:巴基斯坦
Invest2Innovate共同創辦人暨執行總監Lakhani,幫助媒合投資者與致力幫助低收入社群並減緩貧困問題的社會企業家。
Ramon Ang
職業:San Miguel Corporation總裁暨營運長
地區:菲律賓
San Miguel Corporation總裁暨營運長Ang,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發起了一項巨額規模的外展計畫,捐贈了1,300萬菲幣提供食物及醫療器材。
Cherrie Atilano
職業:Agrea Agricultural Systems International創辦人、首席執行長暨總裁
地區:菲律賓
Agrea Agricultural Systems International創辦人、首席執行長暨總裁Atilano,致力透過提供菲律賓農民教育計畫以終結飢餓、減少資源浪費並開發永續農業。
Clarissa Delgado
職業:Teach for the Philippines共同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
地區:菲律賓
Delgado身為Teach for the Philippines的共同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提供菲律賓人民高質量教育。
Illac Diaz
職業:Liter of Light創辦人
地區:菲律賓
Liter of Light創辦人Diaz幫助生活貧困的菲律賓人民使用身邊可取得的回收塑膠寶特瓶,製作環境友善的檯燈。
Angel Locsin
職業:演員
地區:菲律賓
菲律賓演員Locsin發起了一項提供帳棚給醫院的活動,旨在解決醫院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人滿為患的窘境,幫助募資超過1,100萬菲幣,總共資助225座隔離帳篷及21座衛生帳篷。
Anna Oposa
職業:Save Philippines Sea創辦人
地區:菲律賓
Save Philippines Sea創辦人Oposa透過志願服務及環境教育,保護海洋生命與珊瑚生態。
Enrique K Razon Jr
職業: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 Services及Bloomberry Resorts董事長
地區:菲律賓
International Container Terminal Services及Bloomberry Resorts董事長Razon捐贈約略五億菲幣於新冠肺炎疫情救濟。
施漢生 Hans Sy
職業:SM集團及菲律賓中興銀行董事長
地區:菲律賓
Dee-Anne Hora-Zobel 與 Mercedes Zobel
職業:Zobel基金會
地區:菲律賓
Dee與她的繼女Mercedes透過Enrique Zobel Foundation,藉由改革公共教育體系幫助提升殘疾孩童的生活水準。
Jaime Augusto Zobel de Ayala 與 Fernando Zobel de Ayala
職業:The Ayala基金會
地區:菲律賓
Jamie和Fernando兄弟為數家慈善機構的主要捐款人,同時也領導The Ayala基金會,該基金會支持環境保護、藝術倡議及教育計畫。
Christine Amour-Levar
職業:Women on a Mission與HER Planet Earth創辦人
地區:新加坡
Women on a Mission與HER Planet Earth創辦人Amour-Levar領導全女性團隊,為曾經歷過暴力、受虐及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女性族群征討權利。
Goh Wei Leong
職業:HealthServe醫生暨主席
地區:新加坡
Goh為HealthServe的醫生暨主席,提供移民勞工可負擔的健康照護、諮詢和社會救助。
謝福華 Hsieh Fu Hua
職業:ACR資本控股公司董事長及Binjai Tree創辦人
地區:新加坡
ACR資本控股公司董事長及Binjai Tree創辦人謝福華幫助在地慈善機構和社會企業,主要關注心理健康議題及藝術和社會服務發展。
許俊輝 Koh Choon Hui
職業:Singapore Children’s Society及新加坡博彩公司董事長
地區:新加坡
Singapore Children’s Society及新加坡博彩公司董事長許俊輝,透過提供家園、訓練工坊、諮詢及教育服務,保護孩童生活福祉。
郭美雯 Melissa Kwee
職業:新加坡慈善中心NVPC總裁
地區:新加坡
新加坡慈善中心NVPC總裁郭美雯懷抱打造「良善城市」的遠見,促進新加坡境內的合夥關係。
Nizar Mohamed Shariff
職業:Free Food for All創辦人
地區:新加坡
Free Food for All創辦人Shariff,提供老年人、移民勞工、殘疾或貧困人口等弱勢團體清真食物。
沈銳華 Jack Sim
職業:世界廁所組織創辦人
地區:新加坡
世界廁所組織創辦人沈銳華致力提升公共廁所標準並推廣正確衛生習慣。
Kim Tan
職業:Transformational Business Network共同創辦人
地區:新加坡
Transformational Business Network共同創辦人Tan,透過串聯企業家與投資者創造具影響力的企業。
Danny Yong
職業:Dymon Asia Capital首席投資官暨創始合夥人、The Majurity Trust董事長暨共同創辦人及Yong Hon Kong Foundation創辦人
地區:新加坡
Yong為Dymon Asia Capital首席投資官暨創始合夥人、The Majurity Trust董事長暨共同創辦人及Yong Hon Kong Foundation創辦人,專注媒合捐助者與慈善機構。同時也是Sustain the Arts Fund的創始捐助者。
鄭京善 Kyung-sun Chung
職業:Root Impact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
地區:南韓
Root Impact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鄭京善,致力投資社會企業並支持企業家創造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案。
Hyun-joo Je
職業:YellowDog首席執行長暨執行董事
地區:南韓
韓國創投公司YellowDog首席執行長暨執行董事Hyun-joo Je,投資那些改善歧視、環境變遷或教育等社會議題的新創公司。
鄭銀敬 Jung Eun-kyeong
職業:醫師及首位女性韓國疾病管理本部部長
地區:南韓
鄭銀敬醫師以首位女性韓國疾病管理本部部長身分,領導南韓防疫措施。
徐慶培 Suh Kyung-bae
職業:愛茉莉太平洋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暨首席執行長及徐慶培基金會創辦人
地區:南韓
徐慶培為愛茉莉太平洋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暨首席執行長,並成立徐慶培基金會,每年給予五位生物科技科學家經濟支援,其中包括開發人體肺泡模型以利研究呼吸性病毒。
Nalutporn Krairiksh
職業:記者及ThisAble.me創辦人
地區:泰國
記者Krairiksh創立ThisAble.me,致力於報導關於殘疾人士的人生故事與他們在泰國的權利。
Angkhana Neelapaijit
職業:人權運動者
地區:泰國
人權主義者Neelapaijit,其人權律師丈夫Somchai Neelapaijit在2004年被拖出自用車後失蹤,Neelapaijit揭露警方及政府暴行並要求問責。
阮氏芳邵 Nguyen Thi Phuong Thao
職業:越捷航空首席執行長暨Wings of Love創辦人
地區:越南
越捷航空首席執行長暨Wings of Love創辦人阮氏芳邵,為越南首位白手起家的女性百萬富翁,提供獎學金及衣物供給弱勢孩童。
潘日旺 Pham Nhat Vuong
職業:Vingroup董事長暨Kind Heart Foundation創辦人
地區:越南
Vingroup董事長暨Kind Heart Foundation創辦人潘日旺,提供貧困者房屋、教育、健康照護及其他援助。
名人堂 Hall of Fame
Ronnie Chan
職業:亞洲協會聯合主席及晨興基金會共同創辦人
地區:香港
亞洲協會聯合主席陳啟宗推廣個人或企業在亞洲及美國之間的合夥關係。他同時也是晨興基金會的共同創辦人,該基金會對哈佛大學捐贈了3.5億美金。
Linda Agum Gumelar
職業:印尼乳癌基金會創辦人
地區:印尼
Gumelar作為一名乳癌生還者及印尼乳癌基金會創辦人,與政府合作提供民眾免費乳房攝影並推廣乳癌諮詢服務。
許少全 Koh Seow Chuan
職業:藝術收藏家與集郵家
地區:新加坡
許少全為一名藝術收藏家與集郵家,捐贈了數千件歷史文物與藝術品,藏於新加坡藝術博物館、新加坡集郵博物館及新加坡國家圖書館。
郭鶴年 Robert Kuok
職業:香格里拉酒店集團與郭氏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
地區:馬來西亞
李嘉誠 Li Ka-shing
職業:李嘉誠基金會創辦人
地區:香港
李嘉誠基金會創辦人李嘉誠,承諾捐贈其資產的三分之一於慈善用途,並呼籲其他亞洲企業家效仿。他的基金會希望透過教育改革、醫療研究及援助,推動正向且永續的改變。
連宗誠 Laurence Lien
職業:Asia Philanthropy Circle共同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及連氏基金會主席
地區:新加坡
Asia Philanthropy Circle共同創辦人暨首席執行長、連氏基金會主席連宗誠,設立了一個會員制平台鼓勵企業家投身慈善事業、支持共同合作改善社會問題及挑戰。
羅仲榮 Victor Lo
職業:香港設計中心及元創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及西九文化區M Plus Museum Limited主席
地區:香港
羅仲榮為香港設計中心及元創方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及西九文化區M Plus Museum Limited主席,在香港促進開發及設計產業發展。
Anita Ratnasari Tanjung
職業:CT ARSA基金會共同創辦人
地區:印尼
CT ARSA基金會共同創辦人Tanjung提供偏鄉孩童教育機會。該組織自2004南亞大海嘯已在印尼境內成立了35所高中,提供學生免費的設施及生活開銷。
蔡崇信與吳明華 Joseph 與 Clara Tsai
職業:蔡崇信為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創辦人暨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與吳明華皆為同名基金會創辦人
地區:台灣
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創辦人暨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與他的妻子吳明華,共同成立夫妻同名基金會,捐贈美國境內醫院價值260萬美金的醫療用品,同時認五千萬美金以支持有色人種的社會正義及經濟平等倡議。
2020 Tatler 亞洲最具影響力名單是由Tatler編輯群以及慈善產業專家委員會共同完成,成員包含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Exchanges and Clearing)前主席、香港賽馬會(Hong Kong Jockey Club)前主席暨西九文化區(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Authority)副主席Ronald Arculli;亞洲慈善與社會中心(Centre for Asian Philanthropy and Society)共同創辦人暨CEO Ruth Shapiro;慈善事業中心(The Philanthropy Centre)和摩根大通銀行(JP Morgan Private Bank)主席Jean Sung,與Tri-Sector Associates創辦人暨CEO Kevin 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