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Ang Lee甫獲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BAFTA)頒發終身成就獎!而台灣更有許多「亞洲文化影響力人士」,以下Tatler介紹12位橫跨文學、音樂、舞蹈、影視等藝文領域的台灣重量級人物,在暗不見天的疫情時代,他們懷抱對生命的關懷,持續點亮希望之光。

1. 李安

Tatler Asia
HOLLYWOOD, CALIFORNIA - OCTOBER 06: Ang Lee attends Paramount Pictures' premiere of "Gemini Man" on October 06, 2019 in Hollywood, California. (Photo by Kevin Winter/Getty Images)
Above 李安Ang Lee(Image Getty Images)

職業:導演

電影作品風格豐富多變,在西方與東方文化中游刃有餘,出生於台灣屏東的導演李安,以2006年的《斷背山》與2013年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兩部佳作,至今仍是唯一兩度奪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台灣之光」的封號實至名歸。

綜觀李安導演歷年來的作品,從動作、武俠、奇幻到劇情與愛情片,即使題材橫跨數種領域,人物的情感向來是李安的創作焦點,亦是他作品能觸動人心的原因。而近年來,李安更積極在作品中導入新科技,為全球電影藝術帶來更多可能。

自2018年開始,李安擔任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年年參與金馬獎,並經常以自身經驗鼓勵台灣影視發展,對於推廣台灣電影不遺餘力。

2021年4月6日,李安Ang Lee更獲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BAFTA)頒發終身成就獎!李安更是首位獲得該獎項殊榮的華人導演。

2. 蔣勳

Tatler Asia
Above (Photography Alonso Chiang)

職業:藝術家、作家、畫家

身兼作家、畫家、詩人和講者,蔣勳是台灣最受推崇的美學鑑賞家之一,本期他也於封面故事專訪中,和我們分享疫情爆發之後,蔣勳對藝術、美學與生命的深切體會。

延伸閱讀:3月號封面人物蔣勳的生命省思:疫情之下,人們還該關心藝術嗎?

3. 魏德聖

Tatler Asia
Above (Photography Manbo Key)

職業:導演

從《海角七號》、《賽德克・巴萊》到《KANO》等電影,魏德聖在台灣電影史上不斷寫下亮眼成績,他一向熱衷於以台灣本土的歷史軌跡作為創作電影的題材,不論是如《海角七號》中懷抱夢想的小人物,或是如《賽德克・巴萊》的史詩級英雄鉅片⋯⋯不管劇情時空如何推移,他依舊懷抱著對台灣的情感,並以電影作為媒介,致力將台灣這塊土地的能量與故事,讓更多人看見,不過他心中所懷抱的願景,並非只是寫好故事、拍好電影而已,他心中有一塊更大的版圖正在慢慢構築。

延伸閱讀:【2021亞洲文化影響力人士】台灣電影如何走出去?魏德聖:「得先把世界帶進來。」

4. 陳勝福・孫翠鳳

Tatler Asia
Above (Photography Yung Hua Chen)

職業:明華園總團長陳勝福、歌仔戲演員孫翠鳳

歌仔戲團明華園自1929年創立以來,走過歌仔戲的黃金年代、挺過時代的傾軋,並親身經歷了因新興影視娛樂出現,而從內台退到野台的困頓。在明華園總團長陳勝福和歌仔戲演員孫翠鳳的努力下,歌仔戲從民間藝術重回國家級殿堂,明華園的下一步,是傳承、是發揚,也是期許歌仔戲能邁向產業化。

延伸閱讀:【2021亞洲文化影響力人士】明華園孫翠鳳與總團長陳勝福的歌仔戲革命、復興與傳承
 

5. 鄭宗龍

Tatler Asia
Above (Photography Yung Hua Chen)

職業: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去年自林懷民手中接下雲門舞集掌舵者一職的鄭宗龍,將自己的出生與經歷轉化為乘載飽滿文化聲色的身體語彙。儘管甫接班就遇上疫情與票房收入的嚴峻挑戰,反而推動了鄭宗龍與雲門加速去了解5G、AR、VR等世界的更多可能性。

延伸閱讀:【2021亞洲文化影響力人士】從艋舺少年到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如何用身體、音樂、劇場創造美與感動」

6. 陳珊妮

Tatler Asia
Above (Photography Manbo Key)

職業:創作歌手、音樂製作人

業界稱她為珊妮老師,歌迷和朋友則喜歡稱她為公主,陳珊妮20多年來一直不斷重新定義流行音樂,已然是台灣樂界的代表人物。在這場疫情之下,陳珊妮如何看待台灣音樂產業的發展?Tatler專訪邀你一起踏進黑暗與光明交織的珊妮宇宙。

延伸閱讀:【2021亞洲文化影響力人士】危機中見轉機,陳珊妮:「後疫情時代,我們努力走得再快一點。」

7. 江宥儀

Tatler Asia
Above (Image John Yuyi)

職業:藝術家

亞洲臉孔、藍色頭髮、女性......這些是江宥儀幾年前於紐約時的鮮明形象,她曾與 Gucci 合作展開「#TFWGucci」跨界藝術計畫、在2018年被《富比世》雜誌評選為亞洲30位30歲以下藝術類別的傑出人士,更登上紐約時報。2021年江宥儀在台灣舉辦個人首次以裝置為主的展覽,將疫情之下蓄積的能量化為藝術,與大眾分享。

延伸閱讀:【2021亞洲文化影響力人士】新銳台灣藝術家江宥儀:「盡情的去感受、去輸入,到時候的輸出才會是真誠的。」

8. 賴聲川

Tatler Asia
Above (Photography 郭延冰)

職業:劇作家、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

被譽為現今最頂尖的中文劇作家,賴聲川的成就不計其數,從創立表演工作坊,到推出《那一夜,我們說相聲》、《暗戀桃花源》及《寶島一村》等作品,都持續為華人劇場開拓出新的視野。

延伸閱讀:【2021亞洲文化影響力人士】頂尖劇作家賴聲川:「一個不存在偏見的腦子,最容易產生創意。」

9. 黃心健

Tatler Asia
Above (Photography Yung Hua Chen)

職業:新媒體藝術家

早在20多年前就投入新媒體藝術領域的黃心健,擅於運用VR、動力機械及程式運算等技術創作,雖然有別於傳統的藝術媒材,但他認為,創作的核心仍不脫對人性的關照,比如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VR體驗獎的《沙中房間》,就探討了生命記憶與死亡的體驗。

延伸閱讀:【2021亞洲文化影響力人士】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跨領域結合藝術與 VR

10. 馬友友

Tatler Asia
Above (Photography Jason Bell)

職業:大提琴演奏家

無論是在舞台上用大提琴演奏各種曲目,還是以跳脫常規的方式傳遞音樂,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都致力於想像力的激發以及對人性的關懷。

延伸閱讀:【2021亞洲文化影響力人士】19座葛萊美獎肯定,馬友友用音樂傳遞對人文的關懷

11. 朱銘

Tatler Asia
Above (Photography Ko Si-Chi)

職業:雕塑藝術家

出生於1938年、現年83歲的朱銘,持續創作至今已超過六十年,不論是俐落展現出形體之美的《太極系列》,或是紀錄眾生百態的《人間系列》,朱銘都能以雕刻賦予石材、青銅、不鏽鋼等堅硬媒材,細膩而柔軟的線條,形塑著生命的美好。

來自台灣苗栗的朱銘本名朱川泰,從雕刻師傅起家,後師承台灣雕塑大師楊英風。在藝術創作上,朱銘秉持著創新的精神,突破自我之餘,更頻頻為台灣雕塑藝術立下新標竿。1999年成立的朱銘美術館,除了收藏朱銘歷年來的珍貴作品,更引進國內外藝術展覽,致力將台灣的藝術能量推廣到全世界,並積極發展兒童藝術教育,從基礎開始培育台灣藝術的未來。

12. 林懷民

Tatler Asia
Portrait of Lin Hwai-min, international choreographer and founder and artistic director of 'Cloud Gate 2'. 01AUG11
Above (Image Getty Images)

職業:作家、編舞家、前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林懷民原是一位小說家,過去成名作包含中短篇小說集《蟬》。留學美國期間,林懷民開始學習現代舞,1973年回到台灣,創辦了台灣第一個全職舞團雲門舞集,並在1983年成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舞蹈系,全面培植台灣舞蹈實力。

林懷民的編舞風格融合東方美學與西方現代舞技巧。經典文學《白蛇傳》與《紅樓夢》,或是傳統技藝如太極、打坐與書法,乃至當代社會現狀,都是他編舞的靈感泉源,正因如此,林懷民宛如文化大使,以舞蹈帶著台灣文化走到世界各地。

2013年林懷民榮獲有「現代舞諾貝爾獎」之稱的「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目前仍是亞洲第一人。2019年底,林懷民從執掌46年的雲門舞集退休,交棒給現任總監鄭宗龍,將舞台留給了年輕世代。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