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的最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打著「未來3D」的名號以最高規格——每秒120格拍攝、4K畫質播映時,導演李安也為電影拓出了全新的一步。

1DS_0045oks.jpg

導演李安。(攝影/曾秉宏)

「我的個性是害羞膽怯的,」當被問到是否有叛逆性格的時候,李安這麼回答,「做這行都要有一點殺手的個性,當我看到一樣東西卻沒有得到的時候,會非常非常的難受,這跟個性沒有什麼關係。」他接著靦腆地笑了笑,「我的膽怯、害羞在片子出手之後又會再經歷一次——我為什麼要做這種事情?面對這種狀況常常會很後悔,但做的時候是一種義不容辭,我不曉得為什麼我非做不可。」

對於這個新的媒體(或說是技術)大家有太多的疑問,尤其看到這麼高規格的數字時,第一印象會以為是充滿大場面的片型,但李安卻運用在這部由小說《中場無戰事》改編的寫實片上。

「我一開始想用3D拍拳擊片,因為3D的動作看不清楚,所以才研究這些技術,這個片子奮鬥了一年還沒有錢拍,有人給我看這本書,當我看到有一個半場秀這麼誇張,如果用戰士的感官去體驗,加上他對戰爭的回憶這兩個東西加在一起,我覺得會很有意思,新的科技加上3D會跟人的眼睛很像,讓你有感同身受的反應,同情心會比較強、感觸也會比較尖銳。」

他緩緩地解釋著自己的思緒與想法,「不光是技術的高規格,我對電影的認知跟感官正在改變,我的生存跟電影是結合在一起的,不是追求一個形式,我怎麼看電影、怎麼感受這個世界,也是我的生活內容。」當他看到這個文本時,「直覺」讓他知道可以這麼做,李安形容那種興奮是「可以預見兩年之後的興奮」。 

但也許上映之後的好壞參半評價早在他預料之內,「一定會有很多不同的反應。」他說,「我是懷著一個很忐忑不安的心情把這部片帶過來的,這個片子受到很多挑戰,如同這個世界也給我們很多挑戰,希望大家來看這一個新的媒體時用敞開的心情給它一個機會。」

當李安提到探索未知領域時,他以「打光」舉例,「為什麼3D電影要用2D的方式打燈?」因為要有美感等因素,「為了看清楚3D,解開了一個問題、找到一個答案,又開拓出十個問題。」為什麼以前不做這些?李安也在研發這些技術時問了廠商、工作人員同樣的問題,「我常聽到的回答是:『Nobody asks for it.』,從來沒有人問過,」他停頓了一下:「我只是問了一個問題,然後堅持要看到東西,就是這樣。」 

在試映時看了這部電影,可能許多人都跟我一樣有一種「古怪」的感覺,仿佛自己走進一個異常真實、但又荒謬的世界,所有的感官被放到最大,你能看到許多細節,每個人看的角度和焦點都不同,「我覺得景深很需要,用120格是一般的五倍,所以損失了三個光圈,基本上你看到的對我來講還不夠,」他說理想的狀況應該要比現在看到的還要再深,眼睛可以在裡面瀏覽,不光是靠故事、靠導演或是靠剪接來告訴觀眾該看什麼。

 而也因為這剛起步的技術,讓合作過程中的頂尖人才跟小孩一樣,連學生的程度都不到,「非常非常羞辱的一件事情,」李安說道,「連很基本的都做不好,打光、遮光都看得到,還有人的體溫,不光是眼淚、它裡面裝的思緒、各種感覺,甚至心裡的情感,還有氣溫,都可以看得透。」李安描述著當拍攝到伊拉克的場景時,「那時候的溫度就很好看,有一個主角繞著車子跑步的鏡頭,我可以看好幾分鐘看不膩,太多東西可以看。」

這次的選角也同樣讓人再次見識到李安的獨到眼光,主角Joe Alwyn的表現讓人無法相信這是他的第一部電影,直到看到他青澀的大男孩模樣。「有天份就是有天份,我這點還蠻靈的,如果一個年輕的演員有天份,我大概兩公里就可以聞得到。」他調皮地眨了眨眼睛,讓人忍不住露出笑容。

不管未來電影會是什麼樣子,相信李安一定參與其中,而這重要的一步他已經踏了出去,「再給我兩三部的時間,還有很多東西需要突破,研發不同的手法、放映的條件,慢慢建立起這個文化,我希望在我退休之前還可以拍到浪漫愛情片、歌舞片。」(劇照提供/双喜) 


向右看更多劇照:

02-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双喜提供)喬歐文-蓋瑞特荷德倫.jpg


向右看更多劇照:

05-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双喜提供)工作照-史提夫馬丁-李安.jpg


向右看更多劇照: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双喜電影)工作照_左1李安_左2喬歐文_右1李淳.jpg


向右看更多劇照: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双喜電影)右2李淳_右3喬歐文.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