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名國際影壇的台灣導演楊德昌長達約4小時的史詩式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推出至今屆滿25週年,數位修復版即將於金馬影展和誠品電影院等院線盛大獻映,機會難得。

 0- 01《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1月11日重返大螢幕,當年飾演男主角小四的張震(右)現已躍升亞洲知名演員,左為飾演女主角小明的楊靜怡。 (1).png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飾演眷村少年的張震(右當年並以15歲之齡入圍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圖片提供╱誠品電影院)

 

在國際影壇上,台灣新浪潮電影被視為不可忽視的台灣電影黃金年代,其中的侯孝賢導演至今仍在國際揚眉吐氣,去年更以《刺客聶隱娘》榮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殊榮。而在多年前,另一位台灣新浪潮電影導演楊德昌,則以《一一》成為第一位獲得坎稱影展最佳導演獎的台灣人。然而,長年旅居美國,於2007年離世的楊德昌,台灣影迷對他的名字卻相對感到陌生。對於國際影壇而言,楊德昌的作品具有無庸置疑的藝術成就,2010年,法國電影館(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舉行了他的電影回顧展,法國影評人Jean-Michel Frodon也出版了楊德昌電影專書,書中收錄了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等知名導演對他致意的文章。

楊德昌的電影鮮少在台灣重新上映,今年適逢他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推出滿25週年,金馬影展和誠品電影院將放映該片的數位修復版,是親炙這部4小時史詩巨作的難得機會,該片男主角張震拿著手電筒的畫面也作為今年金馬影展海報的主視覺,內容則基於1961年的真實社會事件,一名14歲青少年殺害了14歲的女孩,對當時的台灣社會造成極大的震盪。善於爬梳社會和歷史脈絡的楊德昌以這樁殺人案為核心,在片中層層鋪陳當時台灣外省人處境和高壓的政治氛圍,從單一青少年的事件投射出大環境中交互作用的複雜社會因素。在美學上,精準的剪接、鮮明的視覺風格──特別是兩個青少年幫派交手之際,以閃爍的燈泡斷續呈現打殺的畫面,令人震懾。



想知道更多: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院線預售票網頁:https://goo.gl/bvTtsu
現正熱映!《巴黎走音天后》重現美好女伶傳奇:https://goo.gl/YYgy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