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藝術文化品牌「琉暢 LIUCHANG」勇於跳脫過去藝術分類的方式,思索東方美術、工藝、音樂、表演藝術與人文精神元素如何運用在藝術表現中;透過跨領域的「琉璃音樂藝術」創作,成功體現了「當代藝術」與「工藝造形藝術」之間的精神。

「無論時代的更迭、創作媒材與手法的流變,藝術為人類社會所帶來的突破、創新、引起共鳴等特質始終不變,這也是琉暢在嘗試跨領域、跨範疇的藝術中,致力追尋的目標與價值。」琉暢共同創辦人暨藝術總監郭柏毅如此分享。當代藝術的任務,是企圖跳脫過去藝術分類的方式,返回生活,回到藝術的原初,回到一切正在發生、形成,無法歸類和命名的本源,再重新出發,重新看這個世界。

Tatler Asia
Above 琉暢以「琉璃音樂藝術」詮釋當代工藝美術的跨領域創新

跨領域 成就獨一無二的琉璃音樂藝術

不同於多數藝術創作者以個人進行創作,琉暢的作品是來自於各領域藝術家集體意識與藝術觀的「跨領域藝術」。繪畫藝術家、雕塑藝術家、琉璃藝術家、制琴藝術家、聲學研究家、音樂演奏家們共同以「琉璃」作為主要媒材,將繪畫技巧、雕塑、刻畫、琉璃燒制、音樂、聲學融入到藝術作品中;更結合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展演,以超越疆域的多維度創作形式,重新審視面對藝術、面對心與物的態度,並以感受為基礎,進行無盡的動態整合,才成就其整體性的藝術觀。

Tatler Asia
Above 絕代風華系列 琉璃琵琶「知音」以高繁複的雕刻及琉璃鑲嵌技法,展現琉璃音樂藝術之美

「談到當代藝術,重要的關鍵在於觀念思維的部分,它應該在一個自由非封閉疆域的狀態下被發展。而跨領域是一種態度,一種面對藝術、面對心與物的態度,它無法在形式上被歸類;人的意識是流動的,藝術創作也應是流動的,透過打破疆域的限制,將更能呈現動態的心靈狀態。」郭柏毅指出。跨領域藝術是高度專業化的藝術實踐,在跨越及滲透概念下,藝術家們在同一語境中交互彼此,並共同在作品的人文、思想以及藝術性深度方面取得均衡,創造與想像出藝術在當代的意義與社會關係。

藝術的發展與變化源遠流長,既是歷史知性的脈動也是藝術感性永恆的課題。隨心而為,創意無限,如何讓琉璃在焰火的淬煉中肆意流動,面對一個正在統整的世代,綜合性、多元化、跨領域衍生出許多體現時代特徵的新藝術類型,對於琉暢來說,汲取傳統文化精神,並透過融接不同藝術元素,持續地為當代東方文化積累廣博的藝術資產,將是不斷努力的使命與願景。

arrow left arrow lef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Photo 1 of 2 絕代風華系列 琉璃古箏「樂魁」,以一體成形的琉璃工藝、聲學設計之共鳴空間、63個手工鑽鑿琴弦繫孔使作品及音色更為極致。
Photo 2 of 2 絕代風華系列 「出月」

Credits

文字  

HILDA CHANG

圖片  

LIUCHANG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