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文心藝所《宇宙共振-Tomás Saraceno個展》。
從紙材、建築到當代藝術⋯⋯Tatler精選五檔現正展出的藝術展覽,邀您一同感受被藝術包圍的美好。

1. 縫隙——紙的無限想像特展

arrow left arrow lef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Photo 1 of 2
Photo 2 of 2

由Fenko鳳嬌催化室策展,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化身成為一座巨型的藝術裝置,此次《縫隙——紙的無限想像特展》,特別將整座博物館分為「胚胎」、「童年」、「成熟」三大展區,遊走其中能夠一窺紙張不同過程階段的變化,突破觀眾對於「紙」的認知與想像。

2. 粗獷主義建築展

arrow left arrow lef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Photo 1 of 2 伯明罕公共圖書館-現況 © Jason Hood 2016
Photo 2 of 2 波士頓市政廳-歷史照片 © Bill Lebovic 1981

忠泰美術館的年度重量級大展《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特別攜手德國建築博物館(DAM)一同策劃,延續1950至70年代全球粗獷主義建築(清水模)的全球性調查,此次展覽共展出超過百件粗獷主義建築案例,其中更有六件為台灣的在地案例,忠泰美術館期待藉此引領觀眾,重新發現建築、城市與社會,在時間軸的過去到現在,乃至於未來的關係。

3. 內在移民:安身的視野

arrow left arrow lef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Photo 1 of 2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大循環素描》(045),1982-85,紙本素描,44 x 32公分。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Photo 2 of 2 弗拉基米爾・可可利亞,《樹葉》,2008,油彩、畫布,128.2 x 114 公分。藝術家與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捷克當代藝術家Vladimír Kokolia終於在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在台首個展《內在移民:安身的視野》,他的創作不僅探索心靈內在哲思,同時更藉此觸發對事物本源的探索,此次個展值得一看的亮點,莫過於他於1980年代期間所創作的《大循環素描》系列,也是該系列首度於台灣展出。

4. 宇宙共振-Tomás Saraceno個展

arrow left arrow lef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Photo 1 of 2
Photo 2 of 2

有著建築、藝術、美國NASA的國際空間研究等背景的藝術家Tomás Saraceno,擅長將自然觀察、未來建築、空氣動力學、環境生態議題……等,與藝術創作相結合。此次於文心藝所展出的作品,則是透過交織的蜘蛛網互動式藝術裝置,來探討生態社會結構,甚至是宇宙系統的構成。藝術家藉此傳達,蜘蛛網便如同一個微型宇宙網,串聯生物與生物或生物與非生物、跨物種的合作溝通,形成有結構型的社會系統,進一步引起我們對於生態系統、社會結構的反思。

 

5. Fear of Missing Out

arrow left arrow lef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Photo 1 of 3
Photo 2 of 3
Photo 3 of 3

擅長運用多元媒材創作的藝術家王加加,不論是燈箱、雕塑、數位拼貼,他透過創作重新思考流行文化、社交網絡等,之於你我的影響。而這次他特別取材自卡漫,繽紛搶眼的線條筆觸下覆蓋的是未知的形體,僅露出一雙眼睛引領我們去探索、猜測,便如同身處於數位洪流當中的你我,所見僅是局部,因而形成一種「錯失恐懼」的焦慮感。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