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龍的抽象繪畫沒有堆疊聳起的油彩筆觸,趨近平整,乍看之下簡單,卻有讓人久觀的深層誘力,只因在那樣的薄彩中其實壓縮許多歷史感,讓人無法一道而盡。
Tatler Asia
Above 圖片提供/双方藝廊

觀畫,通常得後退幾步,才看得出全貌,但吳東龍的抽象畫作還邀請觀眾再靠近個幾步,若是少了那樣的凝望,就會錯過了那細路紋理中的種種趣味。他的畫說是極簡,卻有深厚的底蘊。

科班出身的他,一路到了念研究所的時候,才開始認真思考起自己的創作方向。也許是鄰近烏山頭水庫的南藝大環境單純,進而影響他的心境,他說:「過往的學習大家都用加法,讓畫面更豐富、更有內容,我覺得我想用減法做做看,也就是留下繪畫最後能存在的元素。」他把畫面簡化至只剩符號或線條,並且著重色彩的表現,採取低限的方式進行他的創作。

Tatler Asia
Above 圖片提供/双方藝廊

畫面的元素看來單純,但製作過程卻一點也不簡單。有別於一般極簡繪畫訴求的絕對平整,他的畫作表面有一種近似陶瓷冰裂紋的細紋,另有意趣。為了成就那樣的質感,他無法使用現成的畫布,得從畫布的基本處理開始,以Gesso打底石膏多次堆疊並打磨後,才能開始上色,細部紋理便來自那樣的層層手工,「我想讓很平靜的表面,能有更多細膩的溫度和質感的變化,呈現吸引人的魅力,我的作品有點溫度在裡面,好像有一盞小火在醞釀,等待發酵的過程。」

這樣的作品魅力除了來自毫不含糊的細節處理,畫面選色也自成一趣。他的畫作常以兩種主色作為畫面色彩,沒有強烈的衝突對比,卻有相映成趣的韻致,但若以溫和形容他的作品,他又會搖搖頭說不止於此。作畫過程中,他會花很久的時間決定配色,長久累積下來,自成系統,「我就是喜歡把顏色的彩度降低,為了讓它有色彩魅力,讓它有一種時間感。」他認為高彩度的鮮豔色彩代表的是一種「剛出爐」、純粹而新鮮的感覺,自認是老靈魂的他,著迷的事物則需帶有時光塵埃累積的深沉感,「我希望顏色稍微內斂一點,不要一眼被看穿,有一些更細的色差在裡面,我希望色彩上有這樣的魅力或變化。」

Tatler Asia
Above 圖片提供/双方藝廊

在抽象的道路上持續探索,獲頒第15屆「李仲生基金會視覺藝術獎」的他,藝術成就已備受肯定。而他的畫作表面層疊起的不只是幾經處理的物質材料,還有他的生命經歷,乘載著己身的歷史。過去這些年,他曾前往法國、蘇格蘭和紐約駐村,每一次的旅居經驗,點點滴滴都化為創作中的線索。例如蘇格蘭的自然環境,便啟發了他的Color Lines系列,而相較於巴黎花都為他開啟的細膩感官經驗,連接紐約曼哈頓與布魯克林區的霸氣大橋,則讓他產生了幾幅垂直水平構圖的作品。

12月底甫開幕、以「未定物」為名的展出,是他目前為止最大的一次個展,展題呼應了他面對時間長流、人類歷史與己身的存在感觸,「就人類的文明而言,我覺得過去的東西可能是我們經歷過的一小部分而已,這次我想探索的那個東西,其實是把時間點拉到「最原始是什麼」的那個地方,但若沒有我們地球一年、一天的定義,我們便不知道那是什麼。我覺得我的繪畫,也想要探討關於時間的問題,它是不知該如何被定義的。它有可能被轉移到不同的時間或場域,產生的關係或對話。」他的作品一如時光中的切片浮動,這次除了他過去長期發展的大幅畫作,還有多幅以小尺寸作品所拼湊的「Little Blocks」與「Little Symbol」創新系列,15公分見方的小格畫,與空間產生更活潑的互動感,值得細細玩味。

吳東龍個展「未定物」於双方藝廊展出,展期至2月1日止。

Credits

攝影  

Kair Chen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