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迷不能錯過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 Hong Kong),即將展開,Taiwan Tatler為你整理十大亮點。

即將登場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不僅是全球當代藝術場域的指標,更是亞洲創作的第一先鋒。今年的展覽共有來自34個國家、超過240間藝廊參展,將呈現出活力生機與創新能量,不僅既有展區會為藝術愛好者帶來精采作品,如展示新興藝術家作品的「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區,和聚焦於大型裝置藝術的「藝聚空間」(Encounters),國際及本地藝廊還會參與今年首次規畫的「策展角落」(Kabinett)企畫,該企畫將特別策畫的展覽分開設置於藝廊中不同的房間,內容從個展、主題性群展到電影都有。即將邁入第五屆的香港巴塞爾,就如同萬花筒一樣多元而精彩,無論是過往的經典還是最前衛的作品,都會在展覽中與大眾見面。Marianna Cerini精心挑選出今年展覽上絕不容錯過的十大看點。

 

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日期:3月23日至25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地址: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
網址:artbasel.com/hong-kong


Galerie Nächst St Stephan Bernard Frize:20170224103128-bf_2007_janvier06_resized_750x900.jpg

來自奧地利的Galerie Nächst藝廊,多年來在現代藝術場域佔有一席之地,而背後的理由從它今年為香港巴塞爾帶來的群展便可見一斑。參展藝術家包括Alice Attie、Herbert Brandl、Imi Knoebel與Günter Umberg,全都是當今藝壇的佼佼者,展出的當代藝術作品從混合媒材創作、雕塑到抽象繪畫,不一而足。其中,法國畫家Bernard Frize的四件作品或許是當中最多變而吸睛的。Frize以善用多樣媒材與技巧而聞名,出自他手中的每一件創作,都遵循仔細建構的規則與精心規畫的繪畫步驟,呈現層層堆疊的美感。此次展出的作品便是他繪畫風格最貼切的實踐,從粗厚的筆觸到格狀的幾何圖案,是極簡主義、抽象表現主義也是色塊繪畫,表現出兼容而不拘於一家的藝術取徑。


山本現代 Nauhiro Ukawa And Nicolas Buffe:

20170224103135-ukawa_2014_1000dj__resized_773x464.jpg
在東京知名藝廊「山本現代」裡,藝術有了新的面貌。最新群展以1960年代的流行歌曲《塗黑》(Paint It Black)為名,從色彩與概念兩個層次,展出探討以「黑色」作為表現與再現手法的多件複合媒材藝術創作。宇川直宏的影像裝置藝術《DJ John Cage & 1,000 Worldwide DJs》是本次展覽的一大焦點,集結超過1,000部影像,記錄來自世界各地的DJ,於宇川直宏開設的日本地下音樂展演空間與串流平台Dommune演出。此外,絕不能錯過的還有本展移植了Nicolas Buffe的《壁畫》(Wall Drawing)系列,展出牆面大小的黑白插畫,調皮地挪用經典、流行甚至動漫元素,以詭譎怪異的風格創造出一個多元混合的世界。


Gagosian Gallery katharina Grosse:

20170224103130-GagosianGalleryKatherinaGrosse_resized_773x464.jpg

在當代與現代藝術領域佔有舉足輕重地位的Gagosian Gallery,將展出德國藝術家Katharina Grosse的作品。Grosse以大型彩色裝置藝術而聞名,在3D空間裡探究抽象繪畫的獨特表現。此次展出的《未命名的小喇吧》(Untitled Trumpet),以Grosse參展2015年威尼斯雙年展的專案為基礎,特別針對本次香港巴塞爾藝博會的「藝聚空間」展區進一步發想,作品展出七個中型大小的鋁雕塑,直接裝置於地面上,營造出森林般的環境,邀請觀賞者於其中漫遊,探索畫布以外的藝術世界。


 Esther Schipper Ugo Rondinone:

20170224103134-UgoRondinoneEstherSchipper_resized_600x900.jpgUgo Rondinone的作品立於虛實之間,既是日常又無比神秘。這位出身瑞士的複合媒材藝術家,作品廣觸不同類型,從裝置藝術、大型速寫,到結合童稚色彩和形狀、透過專業技法完成的奇幻繪畫,豐富而多元。自1990年代以來,Rondinone的創作中便常常出現「窗戶」這個母題,呈現方式則予人既熟悉又特異之感。他的「窗」以鎔化的舊鋁製窗框重新鑄模打造,營造出疏離又如鬼魅般的視覺效果。原本框起戶外景致的「窗」,這回反倒成為被觀賞的主角。


 Clearing Calvin Marcus:

20170224103132-CMAR1608018-large_resized_750x900.jpg第一眼看到洛杉磯藝術家Calvin Marcus於Clearing藝廊展出的作品《TBT》,很可能以為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小塊草皮。這樣的直覺係出於作品本身的筆觸,也由於畫家想向1940年代的美國抽象表現藝術家,以及他曾於洛杉磯郡立美術館(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collection)欣賞到的16世紀日式屏風致敬。儘管Marcus大部分的作品都展現出直率的表現風格,但是在結果的呈現與技法的採用上其實皆經過嚴謹的研究。從速寫到油畫,瓷器到金屬,Marcus能靈活運用各式媒材與技術,創造出既創新又讓人聯想到特定繪畫流派的藝術實踐。而本次展出的作品《TBT》,正是以一種簡潔而容易理解的姿態,為上述實踐做了最好的詮釋。對於年僅28歲的年輕藝術家來說,實屬難得的成就。


König Galerie與303 Gallery、kamel Mennour合作 alicja Kwade:

20170224103125-KonigGalerieE28093AlicjaKwade_resized_773x464.jpg
裝置藝術能不能幫助我們檢視(甚至決定)空間與時間的主體性呢?Alicja Kwade認為答案是肯定的。這位來自德國柏林的藝術家,長久以來透過日常物件如時鐘、鏡子、銅製品與燈具等的大型雕塑,不斷探索人的價值體系,以及對於時間、空間和現實的想像與實際經驗。Kwade細究日常物件的結構特徵,並透過近乎煉金術般的操弄改變它們,藉以提出新的意義與價值。她的雕塑作品《時區》(Time Zone)便是最貼切的代表。於香港巴塞爾初登場的《時區》,是一件六公尺長的作品,包含26根橫樑相互層疊,並透過螺栓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像長凳一樣,探索物質世界如何連結到關於現實的廣泛概念。


大未來林舍畫廊吳大羽和夏陽:

20170224103138-XiaYang-TheseTwoFrogsHaveaGreatLife_resized_600x900.jpg
大未來林舍畫廊策畫的展覽「同文之變-窺見華人當代藝術的未來世界」(Derivations),名字取得貼切。該策展邀集華人當代藝術場域享譽盛名的大師和後起新秀,這些華人藝術家擁有相似的文化背景與時代脈絡,將在畫布上展示個人對於自身脈絡和文化遺產的詮釋。新一代藝術家劉煒與劉時棟的作品十分惹人喜愛,不過前輩大師夏陽的《這兩個蛙日子過的不賴!》(Three Two Frogs Have a Great Life,左圖)和吳大羽的《無題》,色彩生動、媒材多元,再加上抽象的表現手法,更是展覽上的兩大焦點。


馬凌畫廊王衛:

20170224103121-EdouardMalingueGalleryE28093WangWei_resized_773x464.jpg
身兼藝評家與策展人,同時也是知名中國當代藝術專家的Karen Smith,曾經形容中國概念藝術家王衛的作品是「為了持續探究空間而實行的一連串實驗」。《滑落的壁畫之二》便是其中一項實驗,由香港馬凌畫廊提供,於「藝聚空間」展區展出。這件平鋪在地上的裝置藝術承襲王衛一貫的概念,創造觀賞者可以沉浸其中的環境。與其稱其為藝術品,或許「載體」是更精確的形容,藝術家透過這個載體將巧思與設計置入生活的脈絡中。如此一來,「壁畫可能是什麼」的概念和作品與觀賞者之間的空間界線便被抽離出來,催生意義的新層次。


安全口畫廊薛峰:

20170224103139-XueFeng_Transform-13_2011_oiloncanvas_160x200cm_resized_773x605.jpg
安全口畫廊為香港巴塞爾帶來中國藝術家薛峰的作品。薛峰以注入新生命的風景畫而聞名藝壇,他筆下明亮的自然場景裡充滿植物和3D幻想,藉此探索真實與想像、感知與表象之間的落差。《改造-13》就像是流動環境中帶著形而上的哲思。花葉圖案蝕刻進色彩紛呈的調色盤,布滿整面畫布,創造出不同層次的空間,就好像我們正在欣賞一座生意盎然的樹林。不過畫面中間的門框卻又顛覆了原本的理解:究竟我們正身處森林的邊緣,或者只是在房間裡,而其中有面牆是自然景觀呢?


Imura Art Gallery堀尾貞治:

20170224103123-ImuraArtGalleryKyoto2CTokyoJapanE28093SadaharuHorio_resized_773x464.jpg1939年出生於日本神戶的堀尾貞治,被譽為同輩藝術家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同時也是20世紀日本最具實驗視野的藝術家、現代神戶行為藝術的先行者,和1960年代日本前衛藝術畫派具體派(Gutai)的創始人。今年的香港巴塞爾藝博會專為堀尾貞治與藝廊Imura Art Gallery設置了個人展區,喜好藝術的你絕不能錯過。本次展出的《理所當然的事──三公斤畫作》(Atarimae-No-Koto 3kg Paintings)系列作品是以廢鐵為材料,並且嚴格控制每一件廢鐵的重量不超過三公斤。作品代表著堀尾貞治的每日生活與他的藝術,一體兩面;並且指涉生活周遭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如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