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台灣藝壇盛會│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EXPERTS’ TALK : 策展人胡朝聖

論及台灣當代藝術的萌芽或濫觴,教學十來年並專注在藝術研究的胡朝聖表示,從未有一明確的時期,但總是隨著時代推演,大約在 1987 年解嚴前後,台北市立美術館爾後建置,掀起一股社會普遍的認知,青年們渴求反映台灣真實狀況,在實體空間與社會氛圍主導下,也給了藝術家一個發揮的舞台。

而在這將近 30 年的時光裡,藝術環境與經濟發展一同起伏,歷經 70 年代鄉土論戰、80 年代百家爭鳴、90 年代經濟起飛,台灣一直是相對成熟的藝術市場,股票崩盤之際,商業畫廊等替代性空間相繼崛起,在看似低迷的時期,國際拍賣卻選擇進駐台灣;在這一波浪潮中,2006 年他與友人成立非常廟概念空間,當時李明維與陳界仁等台灣藝術家躍上國際備受關注,此時對岸中國藝術家在拍賣場上突飛猛進;近年來藝術市場逐漸趨緩,2015 年他卻又與友人成立了双方藝廊,因為不論景氣如何,始終有一股隱隱強而有力的脈動蓄勢待發。

2018 年獲邀擔任台北白晝之夜的藝術總監,白晝之夜 Nuit Blanche 創始於 2002 年法國巴黎,巴黎市政府開創出市民親近當代藝術的構想,通常在 10 月第一個週六夜晚舉行。臺北市自 2016 年首度舉辦,胡朝聖指出,這項活動可視之為「城市美學」的代表作,長期關注無牆美術館及公民美學,他認為白晝之夜無疑是最好的實踐,「在政府支持下,是台灣當代藝術一個重要的平台,不管視覺或表演藝術,讓社區及常民實際參與,在不同的空間和大樓裡發聲,與城市的故事、歷史作對話,讓藝術家更接地氣、也更接近這城市的土地。」

而回歸到展覽和策畫的機制,主要目的仍在讓年輕的藝術家被看見,2010 年他協助規劃富邦藝術基金會的《粉樂町台北東區當代藝術展》,並參與城市中多項公共藝術;到近期双方藝廊藝術家陶亞倫於 2018 年初受邀參加第九屆馬德里當代數位科技影音藝術節(MADATAC 09),再有蘇匯宇則獲邀參加鹿特丹影展。

他成功建立與國際關係的連結,而這來自四面八方的資源網絡,「都來自每次工作經驗的堆疊積累,尤其跨領域的展覽或創造性活動」,與藝術家、各機構與媒體、到策展人,不斷地互動碰撞激發。加上大量頻繁地旅行,長期關注當代藝術的脈絡,積極汲取最新的展訊,也成為跨越國界的藝術橋樑。

在他眼中的台灣,視野上已漸融入國際性藝術版圖,雖然軌跡仍由西方在主導,然而此次藝博會上全球十大畫廊大軍壓境,包含已經在藝術史定位、擁有豐沛資源的藝術家作品,都將於這國際平台上交流較勁。台灣在國際政治舞台上相對邊陲,他深切地認為,更該敞開大門告訴全世界,台灣的美好與對藝術的努力,尤其是當代藝術的可貴,在於「包容」、「多元」及「可能性」。「凡是有眼界的藏家,是會願意瞭解、發掘更多更優秀的作品」,而且他提醒道,「每一位藝術家皆是獨立的個體,以獨一無二的生命經歷、生活環境與創作特色,彰顯出各種多元的文化現象,包含形式、內涵、與精髓」,對應西方大師級作品,他認為本地藝術家毫不遜色,且襯顯獨特的作品觀與不可取代的文化底蘊。

在首屆台北當代的國際場域,胡朝聖以「台灣雕塑之發展」為主題,邀請了老中青三代的雕塑家,使用了各種從習見的媒材到意想不到的材質,包括大理石、陶、機械、到錄像等等,「錄像怎麼能稱之為雕塑?」而這也是此展最讓人玩味之處,雕塑的概念在當代一直被異化、延伸,薩燦如的石材、徐永旭的陶、徐瑞憲的動力機械、陳萬仁的錄像,材質看似毫無關聯,甚至超越一般對雕塑的想像,但都是透過肢體的介入、使用不同介質去塑形、刻繪、打磨進行創作,「即使是錄像,也是一種運用手感把概念雕鑿出來的方式」,跨越傳統思考的藩籬,在強調快速消費與講求速食經濟的年代,希望傳達創作人豐沛的靈魂情感,經由不同的媒材勾勒出對於當今雕塑定義的再思考。

他從不否定藝博會的商業性質,但策展的最終目的,依然須回歸於藝術的本質,終究還是落實於教育與推廣,透過視覺傳達藝術家深涵於心的各種議題,淨化人心,並讓美學真正注入每一位常民的骨子裡

Credits

文字  

CATHY CHIANG

攝影  

Anew Chen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