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學習理財,是成功的關鍵要素。Image:Pixabay

指數基金之父約翰‧柏格被股神巴菲特視為英雄,甚至願意把90%遺產交給他投資的人。亞馬遜公司強調,「對賣掉公司的創投經營者來說,併購是創業的出口,也就是獲得利益回收,而對亞馬遜來說則是消除未來的競爭對手,同時也買到專業知識與顧客」。在《富爸爸,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的一書中寫道,有錢人之所以會越來越有錢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他們懂得如何運用負債來致富。

相信許多民眾都想知道,這些被全世界公認的理財高手到底是如何管理財富?因此Tatler特別為推薦關於理財投資相關的三本選書,並且節錄當中精華部分,讓這些影響世界經濟動脈的傳奇人物,教您如何理財。

1. 堅持不懈──指數基金之父約翰‧柏格

作者:約翰.柏格(John C. Bogle)

約翰.柏格生於1929年5月8日,逝於2019年1月16日,是先鋒集團和世界第一檔指數型共同基金創辦人兼前執行長。他從布萊爾中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後,終生投入共同基金業,死而後已。

本書是他的遺作,也是他始於《柏格論共同基金》(Bogle on Mutual Funds)一系列12本著作中的最後一本,這一系列著作還包括《共同基金必勝法則》(Common Sense on Mutual Funds)、《共同基金必勝法則》十年典藏版、《邁向資本主義》(Battle for the Soul of Capitalism Capitalism)、《夠了,回到理財初衷,跳出金錢困局》(Enough)、《買對基金賺大錢》(Little Book of Common Sense Investing)和十年典藏版《一本書學識投資》。

柏格是投資業中著述極為豐富的大師,有28篇論文發表在《財務分析師學報》(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和《投資組合管理學報》(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1998年,財務分析師學會(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s Institute)對柏格展現最崇高的敬意,頒給他專業傑出成就獎。柏格因為在服務投資人方面極為傑出的終身成就,獲得13所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包括普林斯頓大學、喬治城大學、德拉瓦大學、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和三一學院(Trinity)。2004年時,《時代雜誌》提名他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百傑」之一。

雖然他的事業生涯在1974年遭到毀滅性的挫敗,雖然他經常必須面對嚴重的健康挑戰(1996年他曾接受換心手術),他卻在事業生涯和家人親情中過完十分活躍的一生,他和妻子伊芙育有六個子女,還有12個孫子和至少六個曾孫。

他對家人和對投資人、企業家與本書讀者的建議完全相同,都是「無論時光好壞,始終堅持不懈。」

Tatler Asia
Above Image:商業週刊提供

2. Amazon稱霸全球的戰略

作者:成毛真

在分析亞馬遜的併購情形之間,我們先思考一下何謂併購(M&A)。M 就是英文的Merger 意指合併,A 就是英文的 Acquisition 意指收購。

併購的方式有很多種「買下併購企業的所有股票」、「與併購企業的股東交換股份,融合成一間公司」、「收購特定或所有事業」等。

日本的大企業股東數量眾多,相關企業之間也有互相持股的狀況,因此很難併購。然而,現在對象如果是創投企業,狀況就不太一樣了。創業者還年輕,大多是一個人擁有全部股份。對於創辦創投企業的經營者來說,想變成富豪的機會有兩種,一種是IPO 也就是上市上櫃,另一種就是賣掉公司。也就是只要賣掉自己擁有的公司股份即可。

二○○八年至二○一三年間,亞馬遜至少併購了fabric.com、Book Depository 等六家獨自成立線上商城的零售業者。對賣掉公司的創投經營者來說,併購是創業的出口,也就是獲得利益回收,而對亞馬遜來說則是消除未來的競爭對手,同時也買到專業知識與顧客。

若想靠亞馬遜賺錢,或許可以找出亞馬遜還沒發現的商品,自己成立購物商城,培養到一定程度之後賣給亞馬遜。然而,現在幾乎已經沒有這樣具潛力的商品了。亞馬遜截至目前為止,併購了大大小小超過七十間公司。然而,亞馬遜的收購標準非常嚴格,畢竟不可能憑感覺併購公司。不過,亞馬遜經常把併購放入選項之中。據說過去還曾經考慮併購全球最大型的物流企業聯邦快遞(FedEx),令人非常訝異。

亞馬遜至今併購的企業中,最為引人注意的就是在線上販售鞋類的薩波斯(Zappos)以及遊戲軟體影音串流平台Twitch 等網路企業。在這些過程中,二○一七年收購全食超市,反而透露出稍微不同的意義。此舉或許會改變生鮮食品的業界。在提到這一點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收購全食超市的過程。

Tatler Asia
Above Image:高寶出版社提供

3. 富爸爸,有錢人為什麼越來越有錢?

作者:羅勃特‧T‧清崎, 湯姆‧惠萊特 

學習如何運用債務
那麼一個人要如何學習將負債當成金錢來使用?我先用一則你應該有聽說過的故事來作為開始。我在1973年從越戰返回美國。當時我的窮爸爸建議我念研究所並且拿到工商管理碩士;而我的富爸爸則是建議我要投資不動產。我的窮爸爸鼓勵我要成為E象限裡擁有高薪的上班族。我的富爸爸鼓勵我要成為I象限裡的專業投資者。

有一天我在看電視的時候看到一則廣告,它在介紹一堂免費的不動產投資課程。我參加了那一堂課,並且也喜歡課堂中所教導的內容,因此我就進一步投資$385美元參加為期三天的進階課程。當時$385美元並非一筆小數目,因為我當時還是現役的海軍陸戰隊隊員,而且薪水不高。那堂三天的課程簡直是棒透了。指導老師並不是冒牌貨——他是一位非常有錢、富有經驗、一位熱愛教育的成功投資者。在課程最後要結束的時候,指導老師給了我這輩子接受過最棒的建議之一。他說:「你的教育從離開教室之後才算開始。」

他派給我們的作業是要找三到五人形成小組,在九十天內一起檢視一百間在市場上公開販售的不動產,並給每個物件進行評估。他也規定我們說在前九十天的時候不許出手投資或買下任何物件。一開始我們湊足五人小組,但是在第一次約定見面的時候就已經少了一、兩個人。九十天過後最後只剩下兩個人。

重拾課本
在九十天內檢視完一百間不動產並且給予每個物件寫出一頁的評估報告之後,我看中了我這輩子第一個投資機會。那是一棟一房一衛浴的公寓住宅,剛好位於夏威夷茂宜島的海灘邊。整個開發案的廠商宣布破產,而該公寓的拍賣價格是$18,000美元。賣方同時也願意提供九成的貸款。我必須籌措10%頭期款所需要的$1,800。我把信用卡交給不動產仲介後,這棟公寓就變成我的名下了。我完全是借用別人的錢(OPM, Other People's Money)來買下我的第一次投資案。我在該不動產中完全沒有動用到自己所擁有的金錢。

每個月底當我付清所有的開支(包括房貸與管理費等)之後,我口袋裡可以多出$25美元,因此我的投資報酬率應是無限大的。由於我個人沒有拿出任何錢出來,所以我獲得的投資報酬率是無限大的。雖然$25美元不是一筆大錢,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太多非常寶貴的經驗。我學到了負債是一種金錢,以及負債完全是免稅的。

問:為什麼負債是免稅的?

答:良好財務素養需要懂得負債與權益這兩個詞彙。簡單來說,權益就是你所投入的錢。負債就是別人的錢。

當一般人買房時通常會先預付一筆頭期款,而這筆所謂權益的錢,通常是屋主「稅後淨利」所構成的。意思就是說屋主早就為這筆錢繳納了所得稅。

問:當你運用債務來繳頭期款時,根本沒有所得稅的問題?

答:正確。如果你知道要如何正確的使用負債,那麼負債是一種成本極為低廉的資金。但當你運用負債來買進債務(例如用信用卡買之前那一雙鞋子),而且又只能繳得起每月最低應繳金額時,那麼負債將會變成一種非常昂貴的代價。

問:所以你第一次所投資的不動產100%是用負債來買進,然後每個月還獲得了$25美元的淨現金流?

答:是的,而且這$25美元也是一筆免稅的收入。

問:你是怎麼做的?

答:這就是為什麼要接受金融理財教育的原因。我的顧問——註冊會計師湯姆‧惠萊特,將會在下一章進一步解釋讓有錢人越來越富有的稅賦制度以及節稅策略。

Tatler Asia
Above Image:高寶出版社提供

To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