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裕此次在威尼斯藝術雙年展於海明威故居舉行「有無之際」大型個展,共30件作品,李光裕的作品從雕塑概念和雕塑語言層面出發,成功表達出一種異於西方雕塑的「空」的形式語言及美學境界。

_H8N6908.jpg 
 李光裕。(攝影/魏品禾)

對許多企業家和收藏家而言, 李光裕不是個陌生的名字,這 些人士歷經創業艱辛、喜怒哀樂,與藝術家的人生歷練相對應,總是找到全然放鬆的心靈依歸。藝術家 最成功之處,在於填滿人生空缺,李光裕便 說:「我雕塑的不是形體,而是人的心。」

李光裕此次受邀於聖馬利諾國家館舉行大型個展,也是聖國展館中的重要主力。聖馬利諾位處義大利境內,昔時為城邦國,具深遠文化素養。實際上在威尼斯雙年展,國 家館自主邀請外國藝術家參展,屬近年來常 事,如德國國家館於2013年力邀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參展,顯示突破國家體制的疆界,超 脫政治達到藝術交流。

從位在汐止的雕塑公園, 到具有歷史痕跡的海明威故居,當中的反差極大,卻激發 出他全新詮釋,創作前他做足功課,了解聖 國的歷史文化、並熟讀海明威作品,反覆咀 嚼,從海明威之家及本身的作品脈絡,既須凸顯聖馬利諾的主題,又要彰顯李光裕作品 特性。國際策展人楊心一表示,這是李光裕 一次重要的作品轉型及能量爆發,從海明威 生命歷程中所喜愛的鬥牛與情婦等元素中激 發靈感,也關照到了自己的生命足跡。

他的作品歷經幾次轉折,早期以寫實的手系列或佛頭聞名,紮實的素描基礎,使他擅長人體的掌握,看似東方的實體,卻呈現西方雕塑技巧,這與他在西班牙馬德里大學求學背景有關。但他早在20年前便已跳脫形 體,當時只覺束縛住了,不見動感,便隨手 打破,瞬間呼吸暢通、線條流暢,「鏤空代表量感的減輕,也表示不去背負任何框架」 ,也形成了爾後的穿透風格,象徵著人生歷程的戡悟與透視。

延續穿透的風格,從破壞中再組建,李光 裕自己常說:「唯有接受殘缺,才能見到完美。」有時他會隨手拿來廢料碎片作為雕塑 的骨幹,再一一裹上肌理,「我創作是不靠靈感,更不會把過去經驗一直投射,而是保 持清明的觀看態度。」深受佛學影響的他, 把深層而玄妙的生活關照轉化在他的創作實 踐中。

在此次威尼斯創作中,李光裕所面臨全新脈絡的挑戰,則是如何把台灣經驗融匯並讓世界看見?水墨為起點的他擁有中華傳統文化底 蘊,又有西班牙古典藝術基礎,他拆除各種界線,以開放、空靈姿態,藉由國際性的創意語彙,在海明威故居這古蹟建築裡,共兩層空間12個展廳包括戶外廣場,展示30件作 品,並以「場景再現」的方式佈展,保留原有家居佈置,而非改造成美術館白盒子的形式,形成作品與空間的對話,讓人有種介於 參觀展覽和做客故居之間的觀感,依此創造 情境性並脈絡式地梳理他的創作線索。

「有無之際」 (To Have and have not)是此次威尼斯個展的主題,是在兩者之間不分你我。既是實體,也是虛無,他嘴中常講的 「空」創造了新的空間感,視線隨著雕塑穿 梭,甚至產生二維與三維、甚至第四維的時 間,內外融為一體。

李光裕表示,他永遠無法預知下一步,生命並非真正的實相,而是在任何的當下,他 的創作往往是某個事件的刺激或觸動,然後 隨手捻來。就如此次全新創作《鬥牛系列》 ,因為威尼斯和海明威所啟發,人們總認為 鬥牛是殘暴的,但他認為這是社會偏見,讓 人痛苦不堪,鬥牛也象徵著人類所面臨的生存處境,相對應也表達了人類應當追求的價 值觀和美好品質,比如勇氣、愛、自由、生命力等等。《威德》這件作品取自西藏佛像牛魔王的啟發,但暗喻克服死亡,有著正面 向上的寓意。作品《稻田》恍若台灣田園風光再現,則代表了滄海桑田。「我總是設法了解其特質勝過去批判,」而這也是李光裕 的藝術觀點,從不預設立場,也因而看到生命的萬花筒。

「別人或許無法一下明瞭,但我明白當下 所見,並整合各種矛盾,再將之呈現。」因此空與無、平面與立體皆同時存在。這些矛 盾的美學在看似無系統中匯成合一,而他就 時時處於這種正反相輔相成的辯證中,並自 然而然把這二元對立的矛盾統整起來。

此次展覽則激發了他全新的創作脈絡, 深受到豐厚的東方文化與哲學傳統浸潤,他 回歸到純粹藝術的脈絡,也表達了對當代社 會價值觀的反思。他藉此呼應藝術萬歲的主題,讓藝術與人產生實際的關聯性,從作品 中體現歷史文化所產生的深刻意義,並闡述 了在不安定社會中的時代精神。「透過威尼斯這平台,我衷心希望讓人看到不一樣的花朵,藝術文化是國力的一種象徵,我用美的 形式表達對海明威致敬,也是對母體文化的另一種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