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西北的製錶重鎮拉紹德封(La Chaux-de-Fonds),我們不僅在Girard-Perregaux工坊內看到精湛的製錶技藝,更幸運的是甚至把玩到多款經典古董錶,深刻體會傳承225年的品牌精神。

在結束Baselworld會場忙碌的行程後,我們搭上Girard-Perregaux準備的專車,從巴塞爾驅車前往3.5小時車程外的納沙爾泰(Neuchâtel)住宿,準備隔天前往參觀Girard-Perregaux錶廠。下榻的飯店位於納沙爾泰湖畔,清新的空氣與如仙境般的湖光山色,讓過去一週認真採訪與夜宿青年旅舍通舖帶來的疲勞感,完全一掃而空。

隔天清晨,我們搭上小巴前往40分鐘路程外的拉紹德封(La Chaux-de-Fonds),Girard-Perregaux錶廠與博物館就位在這個海拔約一千米、人口不到4萬人的小城。拉紹德封位於鄰近法國、瑞士西北部的株羅(Jura)山區,雖已是入春的三月底,山頭上依然白雪皚皚,且正飄著細雪。正因此地幾乎終年冰封、不適作物生長,因此自然孕育出歷史淵遠流長的精密製錶工坊。隨著時代進步,此地早已成為規模與產值龐大的全球最重要製錶重鎮,現時包含雅典(Ulysse Nardin)、百年靈(Breitling)、寶格麗(Bvlgari)與我們這次參觀的芝柏(Girard-Perregaux)等都在此設有研發中心或生產基地;而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這裡更是勞力士(Rolex)與歐米茄(Omega)等品牌的發源地。

回顧Girard-Perregaux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791年,當時製錶大師Jean Francois Bautte在日內瓦創立了自己的鐘錶工作室,直到1854年由其子與女婿Jacques Bautte和Jean Samuel Rossel接掌,便開始使用他們的名字做為公司名稱。除了Bautte家族,對品牌影響深遠的另一位靈魂人物為製錶師Constant Girard,1854年她與太太Marie Perregaux接手Girard-Perregaux,並於1856年正式以兩人姓氏命名錶廠,成為我們今天所熟知的Girard-Perregaux。

 首站我們來到位於Girard-Perregaux總部不遠處的品牌博物館,這棟名為Villa Marguerite歷史建築主體約在1904年前後落成,並於1918年在房屋西側進行擴建,便是今日所見到的樣貌。此處原為拉紹德封當地一位商人的居所,後陸續閒置或做為其他鐘錶品牌的廠房,直到1999年Girard-Perregaux將它買下,隨後於2001年由當時Girard-Perregaux所屬的索風集團(Sowind Group)歷經超過一年餘時間整修,並完整保留頗具當代特色的建物外觀、鐵製屋樑、古典樓梯後,開闢成為品牌博物館。館藏包含Girard-Perregaux 200多年來由古至今的重要錶款以及製錶機具,但不幸的是2007年其中90餘只經典曾經遭搶,所幸後來悉數尋回,館方也決定將這些珍品修復後再度展示在世人眼前。2011年是Girard-Perregaux 220週年誌慶,原廠特別舉辦在瑞士本土以外規模最大的全球巡展,途經巴黎、新加坡、上海及紐約等重要城市,當時由Girard-Perregaux博物館館長Willy Schweizer帶來的多件珍貴展品,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

Girard-Perregaux博物館預定於2016年底重新開放,屆時將採預約參觀制。雖然到訪時未能有機會看到整修完成的全新展覽空間,但原廠人員仍熱情地帶著我們參觀了這棟頗具歷史的建築。接待我們的依舊是在Girard-Perregaux服務已超過30年的Willy Schweizer,他對品牌歷史、製程與各年代古董錶的特色可說如數家珍,這次他也拿出了許多擁有百年歷史的懷錶或墜錶實際講解。能夠不必透過厚重的玻璃櫥窗搶先在開館前欣賞這些珍稀館藏、甚至拿在手上把玩,肯定是最難得又難忘的採訪經驗!

 館中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作品,當數製於1880年代的懷錶了,此錶為規避當時高昂的貴金屬稅,美輪美奐雕花錶殼特於美洲製造,打開底蓋可清晰看到芝柏最引以為傲的兩道箭形金橋,同時採用了源自航海天文鐘、製作難度較高,但卻能有效提高等時性的藍鋼筒狀游絲。另款La Esmeralda(意為綠寶石)懷錶則可說是最具品牌精髓的古董錶,K金材質的三件式獵錶錶殼具有美麗細膩的雕花,底蓋下方隱藏著最典型的三金橋機芯。此錶曾於1889年、也就是艾菲爾鐵塔建成的那一年第二度榮獲巴黎世界博覽會金獎,「三金橋」自此已逐漸成為Girard-Perregaux最重要的品牌識別元素之一。

 機芯設計造詣同樣令人讚嘆,其中一只古董墜錶採罕見的十字架形貴金屬錶殼,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它不像現今造型類似的款式直接在中間置入圓形機芯,而是根據殼型重新開發全新機芯,如此一來對發條盒、擒縱裝置與輪系的位置安排相對來說困難得多,更顯難能可貴。錶殼正面結合了金雕、微繪琺瑯與鑽石鑲嵌工藝;底蓋蝕刻拉丁文版聖經中的一段話,藝術價值甚高。另枚19世紀的鞋靴形墜錶則是細小到另人讚嘆,全長竟不及直徑約僅2.5公分的瑞郎二元硬幣,所有的機芯零件均需安置在中央不及一枚指甲大小的方寸空間內,微型化功力了得!


 向右看更多圖片:
GP10.jpg

Girard-Perregaux的工廠一隅。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02.jpg
建於20世紀初的古典建築現為即將重新開幕的芝Girard-Perregaux博物館。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03.JPG
參觀芝Girard-Perregaux的前一晚下榻於優美的納沙爾泰湖畔飯店。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04.JPG
製於1880年左右的「雙金橋」懷錶錶殼於美洲製造。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06.JPG
19世紀的鞋靴形墜錶尺寸極迷你,比直徑不到三公分的硬幣還小。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07.jpgLa Esmeralda三金橋懷錶曾於1889年獲得巴黎世界博覽會金獎,為鎮館之寶。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GP08.jpg
19世紀生產的十字架形微繪琺瑯墜錶美輪美奐,機芯依照錶殼形狀製作,十分別緻。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09.jpg
館藏包含許多古老製錶工具,圖為19世紀的車床。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11.JPG
除了新錶零件,廠內另有專門重製停產古董錶零件的部門,由資深技師負責。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12.JPG
廠內隨處可見電腦控制的CNC車床與削切機具,能夠更有效率、更精準的製造零件粗胚。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GP13.JPG

製作完成並經初步打磨的18K玫瑰金錶殼,尚需人工細部修飾才算是成品。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14.JPG
帶領我們參觀的博物館館長Willy Schweizer示範製錶師工作方式,腳踏板控制旋轉的電動圓盤內每格放置一枚機芯,可同時組裝多枚機芯。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15.jpg
製錶師正在組裝三金橋陀飛輪腕錶,光是三支錶橋的拋光打磨至少要耗時八天。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16.JPG
資深技師示範珍珠圓點打磨,筆者實際操作後發現絕對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17.jpg

Esmeralda Tourbillon 陀飛輪腕錶/18K玫瑰金材質/直徑44mm/GP09400-0004自動上鍊機芯/振頻每小時21,600次/儲能60小時/時、分指示、陀飛輪/防水30米/限量225只/建議售價約新台幣4,956,000元。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18.jpg

Neo-Tourbillon三橋陀飛輪腕表/鈦金屬材質,表面DLC處理/直徑45mm/GP09400-0002自動上鍊機芯/振頻每小時21,600次/儲能60小時/時、分指示、陀飛輪/防水30米


  向右邊看更多圖片:

GP19.jpgHeritage Place Girardet 1880紀念錶/18K玫瑰金材質/直徑41mm/GP01800-0005自動上鍊機芯/振頻每小時28,800次/儲能54小時/時、分、秒指示/防水30米/限量225只/建議售價約新台幣96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