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廿年的潛心探討,攝影藝術家謝春德運用各種視覺手法衍繹多重時空,他分享了其間的生命歷程,並預告了下一波創作思維。

DSC_2236.JPG

攝影藝術家謝春德。

曾經歷兩次瀕死的經驗,一次是國中時期溺水,還有一次是 2002 年爬南湖大山時,登到最高點突然休克,「在黑暗中我見到一道 光,便一直跟著往前,有種很深很強的寂寞感,很想見到自己的家人或親人,忽然 聽到一個聲音,原來是同行友人正在急救,影子與聲音越來越清晰。」

謝春德的創作歷經轉折,之前所有的創作都跟「 家」相關,探討多半是自己生存和成長的地方,從 帶著鄉愁看家園、到帶著批判的觀點走上街頭,直 至 2011 年參加威尼斯雙年展,「我把觀景鏡當作窗 子,透過窗子看世界,攝影是我看世界的方式。」 但那扇窗有時會變成鏡子,投射的是創作者自己。 此次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平行宇宙系列——勇 敢世界」,其實是第二部分展覽計畫,他記得遠 在 2000 年應王念慈之邀幫聯合勸募中心拍攝公益廣告,於是他來到了天主教失智老人之家,第 一次遇見失智老人,他發現每位都彷彿天使或嬰兒,如雲一般漂浮游移,瞬間有種錯置感,不知 自己處於何種空間裡。他感受到巨大的衝擊。

此展對謝春德而言具有相當特殊的意義,他找了不少名人扮演天使戰士,如吳靜吉、阮慶岳、蔡 詩萍、林文義、陳芳明、謝英俊、簡學義等人。「 以往台灣創作環境比較匱乏,但他們皆在自己領域 一直堅持往前,至今不懈怠,他們的精神是我這次 想表達的內涵,也就是『不斷往前』。」如第一個展間,歐陽靖在影片中不斷地往前跑,《巫 1X10》 中金士傑在最後一個鏡頭,也是不斷地走,最後 這 12 位天使戰士也是不停地走,展現一種內在的力 量,從內心產生的能量,能支持人們勇敢往前,阿茲海默症至今仍未找到病因,幫忙照顧的家屬們飽受折磨,所以才在《無聲》影片中透過訪談傾聽家屬的聲音。 在展間中,他藉由一動一靜展現時間的絮語,先見到以靜態拍攝策展人陳郁秀的母親《98 歲肖像— 陳莊金枝》,接著則是用一秒鐘 1,000格拍攝原住 民作家孫大川的母親,《103 歲肖像—孫貴花》中極 其緩慢的速度,時空似乎凍凝在某個臨界點。

透過此展覽,他最想談的是「如何超越死亡」, 從自己的親身經驗,平時又閱讀了不少精神及靈魂 的書籍,從過去的家園系列延伸並跳脫,他更關心的是「魂歸何處,到底我們的另一個家在哪裡?」 可謂為他創作的一大轉向。在他的理念及認知裡, 眼中所見到的生命,乃為適應地球環境而存在,他相信同時也存在另一個物理環境,「那邊的生,等同這裡的死,不斷地穿越及旅行,生命有兩個,即 永生和還原。地球即依靠不斷還原得到永生。」他依循此理論詮釋阿茲海默症患者,他們只是靈魂飄 飛到另一個世界,身體卻被遺忘在此。

整個展場藉由空間的轉換,擺脫傳統藝術的視覺擺放,讓人的意識和整體空間及時間感相互牽 繫。在《反重力》展間中,由錄像投影與水滴裝 置構成一個奇異的感官世界,瀑布違反地心引力 往上流,水滴與水聲則清晰地往下。《巫 1X10》 中金士傑每一分鐘變換姿勢,再到下一個空間中 《孫貴花》的一秒鐘 1,000格,空間進出轉換中 立刻辨識出時間層次感,這也是他企圖表達的差 異,他舉例從高樓看車速移動如螞蟻,再把自己 推到太陽系星球,更遠的銀河系或許看到的是自 己的子孫了,這一切其實都在一瞬間。 他的創作時間計畫也與一般藝術家不同,每一 項計畫都耗時甚久,如此次「勇敢世界」是於八年前開始繪製手稿,最後才將之化為展覽計畫, 不同時空下各種不同計畫同時進行不斷交錯。

此 次展覽他視之為「對當代藝術的反擊」,現今不 管是歐洲藝術大獎或大展,他認為多半都是一種 拼貼及形式,他希望呼喚世人更注重創作的內 涵,生命有榮有枯,對於攝影藝術,他抱持著深 厚的使命感,「在走向生命的盡頭,不要有未完 的遺憾,能夠決定自己的命運,是幸運的。」 平行宇宙系列共分三個部分,第三部分的展覽 名稱訂為「台北一號坑」,謝春德已經在擬想, 考古學家挖好一個坑,而畫面中的台北已經成為 廢墟,在挖掘的動作中將會發現到什麼呢?且敬請期待。(攝影/林錫暉)

DSC_2339.JPG

謝春德在作品《優童子》中,呈現了五位天使戰士與一個孩童之間的力量平衡,實與虛,單純與複雜,暗喻了阿滋海默患者退化為孩童的循環狀態,裝置藝術中直線與斜線並立的椅子、天使戰士所穿的戰士袍,都是謝春德親自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