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7年的歷史中,有記名茶第五代經營者王聖鈞分享了茶廠的軌跡與變革,也點明了「烘焙」和「拼配」兩大世代經驗累積的核心強項,傳承這百年茶香。

MAR_4633.jpg
有記名茶成立於1890年,至今已有127年的歷史,王家本於福建世代產茶,幾代傳衍也曾面臨轉型,台灣茶外銷曾盛行一時,也見證大稻埕風華最盛之時,當外銷市場逐漸萎縮時,於是第四代王連源1975年開始拓展內銷,並推廣台茶文化,第五代經營者王聖鈞敘述著有記的軌跡與變革,而茶行也一再反映時代變遷。

「我幾乎從小就在茶香中長大,在還無任何記憶時,就跟著長輩喝茶,茶早已是生活的一部分。」記憶中在祖父時代,茶水濃而重,喝下去是苦的,但之後喉韻散發為甘味。現代人喝茶則偏向清淡,也襯托出時代背景和生活方式。早年父親與叔父一同打天下,開著改裝的小發財車,載著茶桶和泡茶器到市場泡茶給人喝,至今老客人都還記憶猶新,「茶這產業從未順遂,每一代都面臨挑戰,即使這五到十年之間,茶廠也面對了手搖茶等市場現象,雖然目標客群不同,但我們仍想導引人們回到茶葉的純味。」

新舊融合是現階段的發展核心,起自第三代王澄清的大稻埕老屋裡,建築主體不變,福州式樑柱至今清楚可見,「焙籠間」仍使用傳統炭火焙茶。但針對消費習性的改變,從品牌包裝、客製化設計及概念思維力求現代化,並把建築前方闢成開闊明亮的品茶空間,不再是陰暗的工廠。而在後方傳統製茶廠則增設解說的設備,精製、烘焙、分級等等。並運用現代的社群媒體及方式行銷這傳統的味道及產業。

有記基於茶廠本業,「烘焙」和「拼配」是有記名茶的核心強項,乃世代經驗累積,在此王聖鈞特別澄清一個概念。「拼配」和一般的「混茶」不同,有記除了自己的茶園,為因應大量生產,也從全台各地運送的茶做分級和篩選,茶葉的品質 有記名茶成立於1890年,至今已有127年的歷史,王家本於福建世代產茶,幾代傳衍也曾面臨轉型,台灣茶外銷曾盛行一時,也見證大稻埕風華最盛之時,當外銷市場逐漸萎縮時,於是第四代王連源1975年開始拓展內銷,並推廣台茶文化,第五代經營者王聖鈞敘述著有記的軌跡與變革,而茶行也一再反映時代變遷。 和口味需要拼配才能保持穩定,「茶農靠老天吃飯,同一批茶可能因烘焙而有不同,為了讓茶的味道始終如一,運用精選和焙製等技術,提煉出屬於有記的獨特韻味,這就和調和威士忌的道理相同,而這就是精緻茶的功力。」因此,有記的茶皆未標示產地,透過兩項獨門絕活,焙出特有的茶香,即使到了原產地也找不到相同的口味。

卅年前,有記便積極推廣茶葉文化,並在茶廠外設置通路,第一間百貨門市開在高雄漢神百貨,當時籌備階段的經理極力想把北部茶介紹給南部消費者,原來是南部客人偏愛輕焙的高山烏龍茶,比較少接觸傳統重焙的文山包種茶。而有記的奇種烏龍茶更是一項獨有特產,將文山包種茶用祖傳烏龍特殊製程焙製,含有母系武夷岩茶風味,並改善文山包種茶偏重清香而不耐泡的缺點,散發出特有的飽滿沉香,且回味無窮。

目前有記已交接到王聖鈞、姐姐王聖雯、姐夫徐景德手中,前幾年,王聖雯和徐景德便發展出飲Joy系列,將優質茶葉做成茶包,讓年輕人能輕鬆簡單地享受喝茶;王聖鈞則鼓勵眾人,盡可能享受茶葉原本的味道,不需刻意尋求茶道的境界,即使拿個馬克杯喝茶也並無不妥,「茶是生活日常的飲品,不是藝術品」,就像兒時祖父時代的喝茶習慣,讓茶回歸到生活並根植其中。談到家族的傳承,在國外主修國際貿易的他,「自然而然便擁有一股使命感,希望延續這傳統的工藝,讓後人知曉。」透過國外參展的方式,有朝一日拓求國外市場,希望能進一步將有記的品牌及東方喝茶文化,在世界主流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