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 簡靜惠(攝影/魏品禾)

洪建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簡靜惠帶領基金會走過40多個年頭,她以安靜的內在對話面對生命中的抉擇,活潑的方式提倡閱讀價值,透過長期贊助藝術語文化,為臺灣社會帶來良善且正向的能量。

一走進洪建全基金會時便發現整體空間設計得十分新穎,一問之下果然是出自簡靜惠的兒子洪裕鈞與媳婦張淑徵這兩位設計師之手,而踏入她為了紀念丈夫洪敏隆而創辦的敏隆講堂,古色古香的精巧木桌椅使人彷彿踏入古代書院一般,「成立基金會之後,我先生非常喜歡基金會的文化工作、還說要跟我交換!所以他走了之後才成立以他為名的講堂。」簡靜惠發出爽朗的笑聲,眼神中帶點調皮神色的她,絲毫看不出來已70多歲。

1971年成立基金會以來,洪建全文教基金會了資助許多首開風氣且膾炙人口的贊助案,例如1974年開始贊助雲門舞集《哪吒》、《吳鳳》、《射日》、《孔雀東南飛》等舞作音樂錄音製作費,2000年開始資助優人神鼓演出、伊通公園行政費用及廖瓊枝歌仔戲基金會講座經費,2008年余光中八十大壽學術研討會等。

長期支持臺灣的文化、藝術和教育,基金會創立不久便得了許多獎項肯定、1977年簡靜惠也因此獲得十大傑出女青年,2008年更獲選為美國《富比士》雜誌的亞洲慈善家之一。或許這些贊助金額無法與現今許多大企業及企業基金會相比,對基金會和藝文團體而言卻是深具時代意義。

「我感到很驕傲,憑著熱情和多年的堅持,在社會上群起響應的人越來越多,我自己則在身心上都越來越輕鬆自在。」當年簡靜惠嫁進臺灣松下(當時的國際電化、國際牌)這個大家族,擔任起家族企業的財務經理,對於夢想著從事教育工作的她而言,頓時面臨了兩難的抉擇。

「即使不是女性,也會面臨生涯抉擇的時刻,要很清楚的去面對、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當初因為家族、婚姻的必要我認為必須先妥協、再堅持。」她接著說,「妥協於現況的不得已,但是堅持自己內在的價值。」她接著笑著解釋:「我喜歡教書,但是如果非要到學校當老師才算教育,那我就沒戲唱了!」堅持著背後的價值而非表面的形式,簡靜惠在基金會創立之初自告奮勇投入運作,上午在公司管賬目,下午則去基金會推展文化工作,以如魚得水來形容再恰當不過。

Tatler Asia
Above 簡靜惠(攝影/魏品禾)

要怎麼清楚的聽到自己內在的聲音、並做出決定?簡靜惠分享,每天要為自己留有安靜的時刻,那是對自己內在的反省,「我的方式就是讀書,不一定要讀特定的書,現在最令我快樂的就是可以隨意、廣泛的閱讀。」每天早上5點到7點是她與自己對話的時刻,「當人生有些問題發生時,別人沒辦法幫忙解決,一定要自己去面對。安靜閱讀時,即使看的是小說、小品文章都會給我一些警惕,有時一兩句話剛好就會觸動自己。」

當初兒子洪裕鈞在青少年時期,一度蹺課蹺家,「那時候兒子不跟我講話,還要瞞著公公婆婆,我當時就用這方式來思考:我能做的是什麼?」她分析自己個性比較務實、樂觀且熱情,「但是這些特質和能力都需要安靜的時間自己挖掘出來,當我靜下來,孩子也會靜下來。我認為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妥協和溝通很重要,讓他也面對自己。」

也因著對於讀書的熱愛,感受到閱讀帶給自己的正向能量,從基金會創立隔年便創刊的《書評書目雜誌》開始、1974年創辦的「兒童文學創作獎」、1984年成立文經學苑(現在的敏隆講堂),舉辦人文方面的演講及講座,接著1990年全國電子成立華山書院、1997年誠品的誠品講堂、2000年富邦藝術基金會的富邦講堂等等,就如同她在著作《善念的種籽》中提到:「經營基金會需要時時保持敏感,敏於回應社會外在的改變。」,簡靜惠的確抓住了社會的脈動。

她自己也開始面對自己身體的狀況,多久運動一次?「每天阿!運動是每天的事、讀書是每天的事,老化也是每天的事。」她大笑著說,並且告訴我現在她除了董事長、松下企業長媳等角色之外,給了自己一個新的職稱——「阿嬤老師」,帶著大孫女學講中文,「一個禮拜有兩天陪她吃晚飯,要她做我的小老師,我教她一句再要她教菲傭說一句,用這種方式讓她覺得學習是快樂的循環。」簡靜惠笑瞇瞇的說道,可以感受到她十分享受的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