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受到許多企業信賴的律師陳玲玉,透過女兒洪紹凡娓娓敘述,讓我們了解了她家庭生活的另一面。

hepiin-033.jpg

陳玲玉(左)、洪紹凡(右)(攝影/魏品禾)

洪紹凡童年記憶中的母親與他人不同,絕非燒飯洗衣、噓寒問暖的背影,而是永遠坐在書桌前閱讀或思考、然後被滿滿的黃色便條貼所淹沒,幾乎是勵志的 完美典範,與女兒也「永遠是有意義的對話」,身為獨生女,雖沒有兄弟姊妹分享父母的愛,但卻必須與 「工作」共同擁有母親,她誠實地表示,小時對總是在工作的母親是排斥的。

但等年歲漸長,逐漸改觀,尤其是13 歲時因為陳玲玉到舊金山進修受訓,全家在美生活定居一年,也在那時與母親拉近距離,但她喜歡上美國生活,結果 陳玲玉返台繼續工作,由父親國票證券董事長洪三雄留下來伴讀六年。等她成長後才了解,工作是母親表現自我的一種方式。母親不僅是律師,更是許多成功 人士的心靈導師,陳玲玉近距離了解成功背後的喜怒哀樂,花更多時間傾聽與開導,洪紹凡也從排斥、接 受,轉變為深深地佩服。 陳玲玉則表示,親子之間重質不重量,雖然實際相處時間不多,但女兒每個階段的教育方式,其實都經過仔細地思考,學英文一定找最優秀的家教,從小就教她玩下棋,甚至分段式做事方式等等。尤其洪紹凡 的成長紀錄與照片,她都從未錯過,「母親喜歡完整的紀錄,舉凡從小的相片、獎狀、健康檢查等,全部都要集錄下來。」

而母親的許多特質,第一項最讓洪紹凡佩服的是脾氣如水,隨時懂得稱讚及體諒他人,陳玲玉秉持一個原則「人比事還重要」,她擁有強烈的自信,覺得任何事都可以解決,人際相處的智慧讓許多企業客戶成 為多年老友。第二項則是意志力,陳玲玉工作時間非常長,始終保持睡午覺的習慣,包括體適能體操課也 是17 年來未間斷。第三項則是專心及投入,周遭的吵雜從未影響她,並有效率地完成多項事情。陳玲玉在旁笑說:「女兒看得非常透澈,」洪紹凡是世界上最懂她的人也不為過。 洪紹凡眼中,「陳律師」與「洪媽媽」基本上是兩個人,而且是極端的人格兩極化,卸下律師袍,生活 瑣事完全仰賴他人,大而化之的程度,女兒形容為「 在脖子上掛一個大餅的女人」,連買衣服、找餐廳等 一切都由先生代勞。但這兩種人格,卻擁有同樣一項特質——樂觀知足。「拉高標準就會不滿足,不要有太大的慾望,我喜歡世間所有美好事物,但沒有柏金包我也很Okay。」

她們毫不諱言兩代充滿差異,陳玲玉從戒嚴走到解嚴,歷經學運及創業,早年心靈與財務上的貧困都化成動力。洪紹凡則少了「貧」與「困」的歷鍊,天塌 下來都有母親頂著,這是兩人最大差異。但她們幾乎從未爭吵過,「記憶中幾乎沒有,因為母親的個性, 幾乎吵不起來」,被譽為「和解律師」的陳玲玉,在家庭中也發揮所長,有時事發當下便立即面對面溝通,或事後透過書信或發簡訊表達個人觀點。

洪紹凡小時最常抱怨母親不會做飯,自小的志願是 「長大要當傅培梅」,雖然這項志向並未如願,但如今身為人母,總想找回小時失去的那一塊,她傾向於傳統相夫教子,並珍惜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時光,畢竟 母親是維持家庭良好氣氛的匙鑰。陳玲玉則認為,「 即使身為一位女律師,關鍵在時間的拿捏和調配,很多事情仍可兼顧。」在她理念中,每一個人都可活出自我,當期待太多反而造成關係揪扯。孩子是父母一 輩子擔憂的心頭肉,但其實孩子比父母想像得更有能力,「放心、放手,這才更困難,我常要自我療癒, 讓孩子學著自己走、自己飛,關係就平順了。」就如同洪紹凡並未走上律師之路,最後選擇承繼洪三雄的文化藝術與收藏之路。

洪紹凡的表現也讓父母自豪,深受文化薰陶,一家人總共出版11本書,最享受一起寫文章及出書、一起旅遊、餐敘的美好時光。而女兒最讓母親深感貼心的是為雙清文教基金會每年出版的年鑑命名為「30古 吧」。30(音三零)是洪紹凡取父母洪三雄、陳玲玉名字中三與玲之諧音而成。古吧之古代表文物,吧則取自Bar 的「新」意,象徵了延續和創造。

洪紹凡充滿理性、講究邏輯,凡事堅持到底、要求盡善盡美,她家的冰箱同樣貼滿便條貼。注重細節幾乎來自母親真傳,但當母親的只有一句話,「做大事 不必拘泥小節,對自己要求90分就好」,把標準放下,才會有更飽滿快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