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班,是許多企業家必做的功課,只是「由誰接班」每個人的答案都不會一 樣。祥圃實業董事長吳昆民及營運長吳季衡,和Cathy Chiang 分享他們對 彼此的感情與良好的互動,並傳達出「接班」的另一層意義。兩人或許受到 基因與宿命的引領,展現深耕及永續的決心,讓農民與食物能受到應有的尊 敬與重視,藉由精神傳承,共同為社會帶來更多良善與美好。



吳昆民與吳季衡拍攝封面故事時的精彩花絮呈現。(攝影/賴韋戎)

出身農家,吳昆民45 年前考進中興大學畜牧系,母親非常疑惑,家中已把養雞養豬當成副業,又為何需要一張大學文憑? 但是大學課程給予他另一種養成,不管是實驗課程,或在牧場實習,他都甘之如飴,「就當成一種宿命吧。」畢業後進入動物營養品相關企業,卻在 33 歲因緣際會而創業,也奠定了祥圃實業的基礎。

身為長子的吳季衡表示,小時候其實並不清楚父親的職業,只記得他四處奔波常不在家。國中一年級便移民加拿大溫哥華,第一年還在適應 階段,直到第二、三年後,才發現父母在取捨之間,做了很多犧牲。許多移民家庭中,多數父 親一年僅造訪一次,但吳昆民是一年四次,「三 個月中,兩個半月專心工作,剩餘的兩週則專心 陪伴家人。」吳昆民每次必定帶來漫畫與武俠小 說,吳季衡最愛看《灌籃高手》及《七龍珠》,而吳季剛則是《蠟筆小新》,「其實這還蠻酷的,一 般父親會要求孩子讀好書,但他卻不覺得這是壞 事,我們也從武俠小說中學習到何謂情義,也和 父親產生共同話題。」

相隔兩地時,吳昆民要求孩子們一定要寫信;殊不知,寫信最勤的卻是吳昆民,而且多是寫給夫人陳美雲。「我和吳季剛都稱之為——父親寫給母親的 『情書』,有時還設法去偷看。」在移民海外的歲月裡,吳昆民所有時間都給了家人,而籃球一直是維 繫父子關係的主要媒介,溫哥華家中後院設有籃球 場,除了打球,兩人還常一起觀看NBA 籃球賽。 「聚少離多,是我們家族的寫照,但父親一直在 我們的成長中烙下痕跡,也因為這些點滴積累,才 能將情感與記憶延續到日後成長。」如今也為人父 的吳季衡,經常往返雲林與台北兩地,開始體會當年父親的心情,理解相處的價值,更加把握孩子讀 國中之前的階段,把距離拉近。「不過,我比父親 幸運,現在有高鐵,我可以在一天內島內移動,不 像當年父親舟車勞頓。」

說起吳昆民的早年艱辛,歷經不少企業轉折,從經銷商、代理商、到製造商,尤其是2005 年與荷蘭DSM 締盟,設立工廠,不被時代及劣勢打倒。 吳季衡唸大學時,每逢假期便開始跟著父親參加各種產業論壇及國際研討會,吳昆民邀請兒子當翻 譯,關鍵在2003 年到挪威參加鮭魚研討會,健康 意識抬頭,父子對所謂的產銷履歷(Traceability) 也開始產生認知。 取得碩士學位後,吳季衡考慮是否進入家族企 業,四人共同召開家族會議,吳季剛表示贊同、但 由哥哥決定,母親陳美雲認為應該先到外面發展。 吳昆民則認為,外商的組織規模與建制和台灣中小 企業有著極大落差,無法參考及複製。而當時剛好 祥圃進行組織改造,若能參與改造過程,對吳季衡 的經歷將大有助益。整體權衡下,吳季衡走入了祥圃的版圖裡,「父親的教育,一直是選擇自己想做的。而我和弟弟都走在該走的道路上。」

2011 年,因應時代的變化,決定發展品牌豬,並 開展一條龍服務,徹底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概念, 並貫徹食品安全的承諾,2016 年「究好豬」品牌正 式推出,儘管立著點兩代略有不同,但遠大的目標 卻是一致的。吳昆民希冀把在地農業發揚光大,而 吳季衡則是從公司的永續經營來著眼,「永續是一 直開創新的能量及服務,彌補可能萎縮的項目。」 吳季衡代表的便是改革與創新,然而創新的提案必 須被接納且採用,才能真正帶動企業轉型;身為董事長的吳昆民,則是以祥圃的未來為考量前提,尤 其是跟產業相關的連貫性投資,祥圃選擇垂直整合的方式,核心價值才能具體呈現,也因此必需突破 舊有的結構。「若我延續父親原有的建制,那就是失敗。」而他以2020 年為目標,希望在肉品行銷 有所進展,讓台灣農產品受到消費者青睞,並讓更 多人投入品牌豬的行列。 當碰觸到交棒與傳承,吳昆民立刻表示,「順其自然吧,這位置太辛苦了。」交棒是必然的事,也 是公司每天都在思考的議題,「我其實心中想放, 但在傳與承之間,有著許多變數,最擔心的是能否找到對的人。」至於何時放手,能否放得好,他目前沒有精準的答案。「只能提早做準備,絕對有利於公司。」他接著在紙上寫下了幾行字,也就是 「未雨綢繆,蓄積能量,審時度勢,水到渠成。」

「董事長的存在是必要,他依然是最佳掌舵者, 但我覺得不妨慢慢分權,尤其面對廣大消費者,行銷方式日新月異,應用平常心看待放手這議題,也需常態性討論。」吳季衡同時表示,幸運的是兩人 想法一致,也從未避開議題,40 年的打拼,他深知父親的辛苦,父親的事業支撐著整個家庭,這個 重要性他點滴在心頭。「不管是延續事業或精神, 我覺得有其必要性。我同時也急著成長茁壯,希望 能夠分擔更多責任,讓父親能夠放鬆。」

吳季衡強調,父親自始至終傳承的是一種精神,並不僅僅是祥圃實業,還包括吳季剛的設計事 業,母親關心支持、父親奠定基礎,從食衣住行出發,服裝與畜牧這兩個大異其趣的行業,都在父 親的企業教育潛移默化下,逐漸開花結果。而這也是吳季衡認為父母一直傳遞的核心價值,「一旦決 定,就要變成事業,要樂在其中。」但不能只是做 興趣。吳季剛也可以只當一位服裝設計師,不需要發展個人品牌,但這似乎是血液中的基因,或受父親影響,喜歡創新,不甘於僅延續一件事,總是會在人生中找到志業,全心投入。吳季剛雖然不在家族事業體系內,但吳昆民已明示:兄弟倆需彼此支援。「我們從吳季剛身上,學習如何發展品牌;關於企業經營及管理,我們則給予他適當的建議。」

吳季衡趁父親一轉身,真摯地表示,非常佩服父親一路白手起家。而且對家庭的付出,從未少過,在能力範圍之內,都盡可能面面俱到。而 吳昆民則說,一路走來,這是一種自然地互動及 回饋,也是一種力行示範,更是維繫家族凝聚力 的重要元素。 而親子之間,究竟是情感重要,還是原則重要?在 此也發現世代差異,吳昆民認為,面對孩子,原則 不能鬆懈,但情感與原則仍需找出平衡點;吳季衡 卻認為,情感始終比較重要,凡事皆須動之以情, 其他行為規範,也只是學習,透過情感驅動行為, 才能事半功倍。聯繫一切的都是情感,「所以父親 當年才會要求我們寫信或傳真。」

吳季衡這幾年的表現,身為董事長的父親給了 一個A,他的認真投入,思考方向正確,更令父親自豪的是全無二代紈絝習性,但為什麼不是A+? 吳昆民笑著說,人不可能完美,吳季衡還有成長的 空間。 吳季衡從吳昆民身上,學習到認真與負責的態 度,他從未停止成長,今年七月還就讀台大農經系 EMBA,「他好像沒有偷懶的時刻,跟他一起工作還蠻累的。」而永續沒有休止符,事情永遠沒有做 完的一天,吳季衡能做的,便是鼓勵父母一起經常出國,讓父親能暫時放空,並適時授權,而員工們方可隨之成長,否則會一直依賴下去。

「我的家庭相當多元,也相當南轅北轍,和弟弟的事業彷彿一個天平的兩端,但我們感情很好。」 吳季衡認為,吳昆民教育中最成功的一點,就是掌握生活的核心價值——家庭。跟家人相關,絕對是第一優先。去年十月全家連同吳季剛以及剛出生不 久的小寶貝,一起在峇里島渡假,「你會發現,只要我們家人在一起,便彷彿從未分開過。」 (攝影 /陳文慶) 


更多精彩圖片: 

7- 39842.jpg -

吳昆民表示,交棒是必然的事,也是公司每天都在思考的議題。 


更多精彩圖片: 

2- 39964.jpg -
吳季衡面對鏡頭開心自然不做作。


更多精彩圖片: 

6- 40184(修2).jpg -
父子倆聯手打造台灣品牌豬,2016 年「究好豬」品牌正式推出,總統蔡英文並親自南下雲林參觀。


更多精彩圖片: 

1- 39848.jpg -

吳昆民認為,面對孩子,原則 不能鬆懈,但情感與原則仍需找出平衡點


更多精彩圖片: 

3- 40005ok.jpg -

吳季衡表示,自己與弟弟的事業彷彿一個天平的兩端,而服裝與畜牧這兩個大異其趣的行業,都在父親的企業教育潛移默化下,逐漸開花結果


更多精彩圖片: 

4- 40351.jpg -

吳季衡在拍攝前事先準備了一份禮 物,集結了寶貝孫子的相片輯,想讓父親驚喜一下。結果當父親的一 轉身,立刻拿出吳季衡遠久以前送的皮質馬造型書籤,令人馬上感受到父子間的情意。


更多精彩圖片: 

5- 40445.jpg -

相隔20 年,父子難得在籃球場上再次交會, 你投我擲之間,父子與夥伴關係,更加呈現。


向右看更多圖片:

0- 39937-1ok.jpg -

吳昆民與吳季衡從未避開交棒的議題,而在傳與承之間,存在著許多變數, 何時放手,適時授權,一切就等水到渠成的那一刻。


向右看更多照片: 


吳昆民與吳季衡父子所經營的「良作工場農業」文創館經營有成,近日蔡英文總統更蒞臨參觀。(影片/統統府提供)